《台阶》课后反思及评课
(2014-05-04 08:48:19)分类: 教学感悟 |
——4014.4.30到蒋峪初中送课
临朐县龙泉中学陈元芬
课后自我反思:
教研员周存良老师评课:
(一)
2.这三位老师的敬业精神、专业素养和基本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三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亲切和蔼的教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让我们有了更强的责任感,这三节课,学生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探究热情。你看,教师是多么需要为自己的学生提供学习和展示的平台,要多设计科学合理、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话可说,说出自己的精彩。而且我的责任更大,我需要让年轻教师有更多发展的平台。
(二)
1.陈元芬老师这节课线索比较明晰,一开始提出问题:你认为哪些东西能表现人的身份和地位?学生回答比较积极,先奠定感情基调,营造和谐的氛围,不至于出现老师和学生油水分离的现象。整体感知之后,找出关键句: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然后说一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抓住理由,向深处研究。后面是重点段落品析,包括换字品析法。
2.有一处地方陈老师表达得不是很准确,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让两个学生说完之后评价说:说得很详细,很具体。这个地方不需要详细,应引导学生说得概括简练。
3.在分析父亲形象的时候重点分析了两处标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得比较细腻。语文课就是研究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和运用的一门课。
4.有一个地方处理得比较粗糙,换字品析法中的动词,她是引导学生让学生动动手和动动脚,仅让学生这样做还比较浅,不够细腻。需要结合前后文的内容和情境来联系,理解课文内容。父亲他积攒了那么多年的积蓄,准备了大半辈子,做好了台阶,台阶就是他的心肝宝贝。应该伸出一根指头像碰触珍宝那样去按一按。设计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领会父亲对台阶的深厚情感。
5.怎么了呢,父亲老了。在父亲的心中,他好像是没有新的追求,他没有了动力,他的生命就和他的头发一样失去了生机。让我们感到非常可悲。他儿子在跟他对话的时候,在儿子的眼中,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是正常的轮回。作为年轻的儿子不能体会父亲的心情,儿子也许会成为下一个这样的父亲。他没有生活的体验,也许等他老了的时候才能体会。这一点陈老师引导学生比较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