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能源》一课教学反思

(2016-06-29 08:21:33)
分类: 教学反思

    能源问题是现在世界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各种媒体一直都在不断地宣传,但是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能源危机?如何处理我们身边的诸多能源问题?如何将节约能源的意识深植入学生的心里?因为我们这堂课的知识点不多,所以我将培养学生的情感为教学目标重点。

    一、导入。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尝试了三种不同的导入,各有利弊。第一种:

学生体验黑暗,没有电的日子我们将会怎么样啊?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体会教室里面没有电的感受,联想到我们身边如果没有电的话会怎么样?成年人能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离不开电,然而在孩子的眼中,他们的想象空间是很小的。通过试讲中学生的反应来看,只能想到一些小的环节(电脑、电视),有的同学甚至想到没有了电我们可以不用写作业。到底缺乏能源我们会怎么样呢?第二种,加大停电的图片。想利用大量的图片来刺激他们的眼球,这个效果达到了,新的问题也出现了。这样的导入用了很多的时间,这样的场景离学生的生活也比较的远,我们的重点是如何在现有的情况下节能。在经过很多的考虑后,选择一个比较快捷的方式,利用在同一周里面出现的“世界地球日”为主要的切入口。能源问题是世界的问题,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

节约能源我们该从哪做起?从身边做起。如何突出这样的重点和难点呢?必须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总体思路是感受能源危机→解决方法(开发新能源和节能)→从一个小故事告诉大家,节约能源就可以从点滴做起→讨论如何节能→节能的效果(计算)。从整体来看有一个递进的过程,思路也较为清晰。

    1.在感受能源危机中采用了书上的图片,让学生看图体会还有多少时间我们将会耗尽我们身边的一些常用的能源。在这里也体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我没有考虑到另一张饼图,两张图有一定的相联性。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在讲解到煤炭、石油等的能源现状的时候,采用了一个红色的印章来强调“不可再生能源”这一主题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2.在进行激烈的讨论后我们发现,学生所讲的都是我们身边能做到的一些小的事例,但是真的能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吗?直观性没有达到。最后通过计算,就用节能灯和普通灯泡的用电量来做比较,最后的结果是惊人的,再结合年级里面的“麦田守望”计划(资助希望小学贫困学生学习)。让学生明白节约能源利己利国。

    三、整个过程的不足之处

    1.整堂课总体看来显得内容不是很充足,这与知识点的量少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在最后的处理上让学生来写一些活动的小口号,显得有点可有可无,有待改进。

    2.这堂课中涉及到的主要的能源形式是电,选用“电”的原因是因为它离我们的生活是最近的。但是在最后并没有展开,并没能有效地拓展到其它的一些能源上去。

3.这节课主要是情感教育,在整个过程中,我虽然对整个过程进行细致的准备,却往往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怎么样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怎么样去评价?是否有比较好的方法和标准?这是值得以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深思的一个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