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激励方案
(2013-05-06 20:43:19)| 分类: 小组活动管理 |
小组合作激励方案
邓大文
为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顺利发挥每个学生的最大潜力,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和谐统一。建立一种促进学生能够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特制定本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一、小组评价制度。
(1)、职责轮换制度:小组中设立组长、副组长。组长为常任制(任期一学期),副组长为轮换制(每周轮换一次)。副组长人选为上一轮评选的优秀学生担任。以便更好的培养良好的习惯,内化相关规则。
(2)、学习规范制度:自学阶段,要独立学习,不能打扰别人;交流阶段,轮流发言,其他的成员要注意倾听、记录,相互补充要等别人说完,要学会大胆、礼让;展示阶段,不能推诿,轮流展示,一人展示完,其他人补充完善,要学会倾听。
(3)、小组交流规范:不仅要讨论答案对错,而且要搞清为什么、错在哪里、错误的症结是什么、包含哪些知识点、用了哪些方法等。
(4)、限制机会制度:对强势学生进行发言限制,优等生每节课发言不超过2次,希望生每节课发言不少于1次;如优等生和希望生同时起立,优等生应请希望生优先发言,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希望生。
(5)、“四人互助组”落实制: 8人一大组中的4人小组结成学习对子,对学习目标、课堂纪律实现互相帮助和制约的捆绑式激励机制。
(6)、小组文化建设制度:个性化组名、组规、小组标志牌、小组管理、组内警言、课堂文化建设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内容。
二、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
(一)听取
1、听人发言要专心。
2、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他的答复有没有道理,对与否。
3、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
4、听人发言如有不同见解,需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求得共同进步.
(二)说明
1、先准备后发言,不信口开河。
2、发言围绕讨论中心,不东拉西扯。
3、谈看法要有根据,能说清理由。
4、语言表达力求清楚明白,不罗嗦。
5、别人提出疑问,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
(三)求助
1、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向同学请教,态度要虚心有礼,搞明白为止。
2、接受帮助后,应向对方表示感谢。
(四)自控
1、服从组长安排。
2、遵守纪律,不随便离开座位,不讲与学习无关的话。
3、小组讨论时,有秩序地发言,声音要轻,不影响其他学习小组。
4、服从组内大多数人意见,有争执向老师请求援助。
(五)帮助
1、关心同学,及时了解同学的困难。
2、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同学,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
3、帮助时,要向同学说清发生困难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建议
1、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
2、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措施。
(七)协调
1.鼓励
(1)、善于根据学习任务引发话题,组织讨论。
(2)、关注每一个组员的活动,对组员的发言适时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3)、随时注意观察讨论的气氛和组员的参与情况,用微笑、期待的目光或鼓励 的话引导较少发言的同学参加,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2.阻止
(1)、当组员思想开小差或违反纪律时,可先正面提醒:“请注意纪律”,或用目光动作暗示。如仍无效,再严肃地点名制止。
(2)、当组员讨论偏离中心议题时,应委婉地发出信号,使之言归正传。
3.分担
(1)、每次活动要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2)、根据各人特点,分配任务。组长为中心发言人
(3)、各自专心学习,努力完成任务。
(4)、展示学习成果,交流提高。
三、评分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评分办法:积分制
1、小组内分工明确,加2分。
2、课堂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展示(不论对错),每人次加1分,非组长加倍加分。
3、点评、质疑,每人次加1分,有创新、有深度的加倍加分。
4、遵守课堂纪律、能认真倾听、与小组同学相互配合,加2分。
5、完成导学案高效率,合作交流能解决问题,加2分。
6、不守纪、不合作,每人次扣2分,屡教不改加倍扣分。
7、导学案没有按要求完成(如我要提问、我有收获等),每人次扣2分。
8、导学案保管不善、撕毁或遗失,每人次扣2分。
9、反馈获第1、2、3名的小组分别加6、4、2分。
(二)、学习小组间评价标准与要求:
1、习小组整堂课遵守纪律,各成员能认真自主学习,课室活动中积极参与,与小组成员团结协作,课堂发言积极,效果好加5分
2、小组遵守课堂纪律,各成员能认真自主学习,较好参与 课堂活动,团结合作,效果还好的加4分
3、小组遵守课堂纪律,与小组同学相互配合的加2分。
4、做不到以上三点的扣2分。
5、在早自习前学习的,每一组早到且在学习达一半人数开始加分,一人一分。例: 8人小组须到4人才可加分(加4分);到了4人不作加分。(注:早到时间为早6:30)
6、讨论学习未完成而在课余时间继续讨论的,加分规则与早到一样。
7、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积极读书,大声朗诵的小组视情况酌情加1到3分。
8、课外主动、自觉讨论问题的小组加1到5分。
9、根据课堂表现加减1到5分。
10、早到但严重影响同学学习的小组扣1到2分。
11、每组每周必须抽两个课外时间段留下来进行学习交流(半小时以上),否则缺一次扣10分。
12、凡在班内担任班干部、值日组长、科任表、宿舍长等管理员,班级为每人加管理量化分数2分(不重复加分);
13、月内有大型活动如运动会、演唱会等,活动的组织者有班主任提名分数,酌情加2—6分。
14、凡在班级有重大违纪者,量化分置零,取消一切评选资格,一票否决。
(三)、个人加分标准与要求:
1、小组交流时能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己见解得1分
2、学习小组成员能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的得1分。
3、能主动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辩论的学生得2分
4、交流时能对同学发言敢于提出的疑问和不同见解,并能进行正确的解答和评价的得2分
5、课堂展示时,是优秀学生展示的得1分,是小组轮流的同学展示的得2分,由学习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展示的得3分或3分以上的分(最高可加8分)。
6、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说与学习无关的话等影响学习行为的扣2分
7、平时学习中有下列情况均须扣相关同学考核分2分
(1)、导学案预习严重拖拉,没做或抄袭作业被老师批评的
(2)、因为及时预习、复习,平时检测成绩极差,被老师批评的
(3)、因课堂上违纪,被老师批评的
(4)、小组上课纪律差,卫生差等被老师批评的
8、迟到一次扣1到2分,早退扣2分。
9、上课睡觉被领导抓到扣2分,上课时间喝水扣2分,乱换座位扣3分。
10、早操、集会无故缺席扣2分。
11、行为习惯养成:要求学生认真遵守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按规定时间到校,主动捡拾垃圾,不在楼道、教室里追逐打闹,有秩序地上下楼梯,讲好个人及公共卫生,对人有礼貌等。违反者按学校的日常行为量化办法扣2分,同时扣该小组所扣分数的4分。重大违规行为扣 当事人10分,并通知家长带回教育。该小组扣10分。
(四)、考试及奖励评分 :
1、在各类检测或竞赛中,获班级前三名的学习小组或个人分别奖励3、2、1分
获校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励5、3、2分
2、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考核:
总成绩在年级前50名、70名、80名、100名的,分别奖励10、8、6、4分,倒数10名、20名、30名的分别扣3、2、1分。所有考试课第一名、二三名、四到六名各奖励4、3、2分。各科后五名的各扣1分。总成绩进步幅度分别在30名以上、10名以上、1名以上者,分别奖励6、4、2、1分,退步幅度在30名以上,20名以上、10名以上、1名以上者分别扣4、3、2、1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