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风格——亲和 醇美 细腻 开放
(2014-04-30 22:12:13)分类: 浙江杭州跟岗学习 |
教学风格提炼
亲和
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
个人简介:
蔡晓碧,女,语文小学高级教师(副高级),中共党员。 “广州市优秀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中心兼职导师”、“广州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广东省小语会先进工作者、广州市“读文学名著,做书香少年”课外阅读活动优秀指导老师、海珠区名教师。参加国家级、市、区级9项科研课题研究,其中主持了6项课题研究,个人立项课题获广州市第八届教学成果三等奖。个人共获得45个奖项,撰写了41篇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个案分析在全国、省、市、区的论文比赛中获奖或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上发表,有22篇论文(论著)获奖。多次在省、市、区作专题讲座和发言受到好评,曾担任“香港小学校长、小学中文科教师观课、评课现场培训活动”专家、驻校指导导师、研修课程主讲教师,先后11次到香港的46间小学为小学校长、教师现场评课153节,为香港的老师作了多场的教学专题报告,受到高度的评价。是2本论著的副主编,2本论著的编委,参与编写教辅资料2册,课外辅导读物2本,指导55人次学生写的优秀作文在全国、省、市的作文比赛和语文能力竞赛和其他各类竞赛中获奖,17篇学生作文在书刊上发表。
我的教学风格解读
我的教学风格是“亲和
我的教学主张
我的教学主张是“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我认为语文课堂是自由的、充实的、快乐的、美好的、幸福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教学要有浓浓的情感,灵动的思维,情感的交融。教师的点拨、引导、启发要不留痕迹,点石成金,让学生情感的闸门不断开启,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
一、发挥出生命的个性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主张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活动皆从学生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自身素养。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理念,我们的语文课堂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日常教学中,我大胆创新,放开手脚,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自由飞翔,发挥出生命的个性。
语文课堂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自主探究的大讨论中来,教师的角色也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帮助者,把学生尊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展个性,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仅仅来自教师,而是多元的、立体的、和学生的生活经历有关的多渠道知识。
二、激发生命的活力
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是对生命的关怀,是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学习是学生生命奠基工程和生长过程,是学生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因此,当我们面对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教育对象时,时刻要拷问自己的灵魂:是否把学生的收获、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语文是与生活相连,与文化相通的开放体系。教材是动态生成的,在师生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生成无限的语文学习资源。儿童有无限的可能。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色彩。每个孩子都是成长的,都有自己的未来。教师是智慧的引导者,为孩子们指引前行的方向。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为孩子们开发学习的资源。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课堂理应向社会延伸,由封闭向开放转变。教学中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观,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生活中语文学习的资源和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学习只有链接到生活,才能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当语文链接到生活,服务于儿童时,语文学习才能真正服务于人的发展。语文是与生活相连,与文化相通的开放体系。教材是动态生成的,在师生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生成无限的语文学习资源。儿童有无限的可能。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色彩。每个孩子都是成长的,都有自己的未来。教师是智慧的引导者,为孩子们指引前行的方向。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为孩子们开发学习的资源。我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精神食粮,以便了解社会,认识生活,积累写作的材料,提高分析能力。所以图书馆、体育场、娱乐场所、农贸市场、风景名胜地、各种标牌广告等,都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求知、感悟生活的课堂,正所谓“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教师借课外阅读、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专题交流会等形式来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纵横捭合的思维和恢宏博大的胸怀。如我曾让学生收集广告语,感悟它们艺术魅力,感悟它们最能打动消费者的地方,并尝着自己搞些创意。
三、走向开放的语文课堂
话语,是语用的基本单位。所谓“话语”,就是人们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话。语言到了“用”这个层面,才称之为“话语”。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凡是能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片断都是话语。我们在进行文本分析时,可以抓住“字、句、意、篇”大体进入分析。话语除了上述层级状态之分,还有动态、静态的区分,语言意义和情景语义分属于静态和动态两个不同的层面。
真正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自己,并成为最好的自己。开放语文,就是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因此,必须尊重差异,尊重个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呈现独特的自我。
上好语文课,教师要读懂孩子的心,友善地走进他们的心灵,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引发他们对所授学科的热爱。一节语文课,也许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但却是师生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抱一颗尊重和悲悯的心,摒弃私心杂念在天地里耕耘,每一朵花都会明媚盛开,也包括教师自己的那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