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HJF-102.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桐梓海校陈列馆开馆纪念

(2013-07-30 19:12:34)
标签:

收藏

海军封

旧址

桐梓海校

军事

分类: 海军集邮研究会封

102.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桐梓海校陈列馆开馆纪念

     2011.07.26发行          全套1枚          发行量:600枚       

     (1-1) 1995-17(8-5)和2005-16(4-1)邮票各1

          盖 贵州桐梓2011.08.15.01营业(2)邮政日戳销票HJF-102.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桐梓海校陈列馆开馆纪念HJF-102.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桐梓海校陈列馆开馆纪念

纪念封规格:220×110mm                     纪念封、戳设计者:纪墨

     发行:海军集邮研究会                       印刷厂:青岛黄埔印刷厂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闽江总督左宗堂向清廷请奏,在福州马尾创办了求是堂艺局,之后几经更名,最终于1930年定名为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抗战爆发后,海校于1938年迁到桐梓,史称桐梓海校,在桐梓的八年时间里,海军学校共办了12期(班),共有290多人在这里学习过,其中包括桐梓海校训育主任、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邓兆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北京天文台名誉台长王绶绾等,被誉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海军的摇篮。为保存近代中国海军史料,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丰富贵州历史文化,特别是团结海内外有关人士,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桐梓县将海校旧址修复并成立海军学校陈列馆。

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桐梓海校),位于贵州省桐梓县城娄山关镇文笔路中段。海校旧址原是桐梓人金汉初为他的母亲新建不久的节孝祠,在此就读的学子们称之为金家楼,楼有阁楼、耳楼。后来,学校又在此增修了操场、图书馆等。1946年,海校迁离桐梓后,旧址由民国桐梓地方政府管理;由于海校在其它地方办学的旧址已经在战争年代被毁,金家楼成了海校发展历程的惟一实物见证。新中国成立后,旧址作为县公安局和法院的办公楼;现在,随着桐梓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处于黄金地段的金家楼,虽然经县政府多方努力将其保护下来,但由于年久失修,形势已十分危急。20029月,贵州省桐梓海校遗址修复陈列馆筹建基金会在桐梓成立,并在县城中心按原貌修复了海军学校。这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三层楼建筑,青色的砖墙、红色的走廊和门窗,按照当年的旧貌,修复的海军学校分为有办公、教学和宿舍的主楼,和饭厅、图书馆、操场等附属场所。站在海军学校校址内,仿佛可见60多年前国民党海军学校的学子,为了国家的安危,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坐在小楼里发奋苦读的场景。因金家楼空间有限,主要用于复原当年的场景,史料陈列就安排在了位于县委大院内的周公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