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25年9月10日兰州火车回上海(2025年7月28-9月11日英国土耳其中国乌鲁木齐吐鲁番兰州旅游)

标签:
兰州火车回上海旅游杂谈 |
分类: 民俗 |
1
裸露的黄土比较少了。
2
土高坡,沟沟坎坎地质,沿途山脉可能是六盘山,河流基本是季节河,主要是咸河,有人在断断续续的河底种地,玉米为主,老百姓看上去悠然自得,生存环境的确变了,没有劳苦的形象,突发奇想是否恢复季流河的河水,方便老百姓浇地?可能这里是河流的源头来水本身不多,不至于成为沟渠,原来以为定西是在荒漠中的,现在看来是在山脉中的,北边50公里是会宁,红军经过定西通渭到会宁会师,看了一下百度,虽然只有几万人,过通渭的面积很大,可能有30多公里的长度,前后走了30多天。
3
得陇望蜀,是个古地名,原来泛指甘州肃州,在中国第二阶梯的高山峻岭上,这
里渭河奔腾,河水已经沟满渠满,沿途村庄依水而居,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和果树(可能是苹果),农业毕竟是落后的产业,看上去的确不太富裕,老百姓一直是这样生活的,最好不要去打搅,各种边角料地盘都种上了农作物,中国农民吃苦耐劳精神的确可嘉。
4
5
其实也是一个山坡地带的城市,三国演义把天水画成平原地带的古城,历史上西凉兵最彪悍,看上去不像是现在的武威凉州,离开凉州还有400公里路,可能是这里,这里的关陇大道关是丝绸之路南大道的重要路段,可能是秦岭的一部分,最晚于汉代开通,横跨今陕西陇县至甘肃天水,连接中原与西域,为历代军事、商贸及文化交流要道。其走向分南北两线:北线经陇县、固关镇翻越陇坂至天水;南线经恭门镇、清水县抵天水。 自周秦至明清,该道为关中通往西域的主干道,沿线设关隘、驿站,如汉代天水郡、唐代分水驿等 。战略地位显著诸葛亮北伐、左宗棠西征等战事均经此展开。汉唐时期商旅络绎,玄奘西行、文成公主入藏亦途经此地。宋元后随茶马贸易延续,元代增设咸宜关,商贸规模扩大。 古道沿途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的驿传体系,明清设盘龙巡检司、长宁驿等,20世纪50年代,天宝公路沿古道线修建,现代陇海铁路、天宝高速逐步取代其交通功能,这里是陇海铁路的一部分,1945年完工,到处是古老的隧道,贴近山壁,很惊险,这样的铁路,1983年去连云港经历过,连云港的这段铁路现在好像不走客运了,1987年1月份去西安出差,路过华山铁路,也是这样惊险,现在不知道是否还在客运,生生不息的是高山峻岭中依旧有孤零零的山村村庄,老百姓顽强的生活着,偶然有老夫背薪孤独的山道上走着。
6
7. 宝鸡以后到上海段
已经天黑,看不出什么,9月11日凌晨到了潼关,到站台散步几分钟,继续睡觉到蚌埠,华东沿海地区已经很发达,到处工厂和高楼,农田比较少了,这种感觉说不出什么,缺乏高山峻岭,视觉没冲击,南京过后的沪宁线已经城市接踵,以前向往的常州以北到南京的迥异山岭风物,现在已经300里坦途互相没什么区别,13.27到达上海新客站,回家的感觉真好,到处文明有序,干干净净,只是闷热异常,这次英国土耳其中国西部,没有这样闷热的,也没这样潮湿的,最少可以出门活动,上海还是不行,热的尽量少出门,听说10天以后能凉快,不过还是30度以上高位,对比乌鲁木齐一些地方已经开暖气了,差异太大,家人看见平安回来,欢喜异常,坐定思定,感觉身体也可以,这次45天的远途旅游,没出什么大状况,真是造化。
火车沿途消费:兰州地铁3,晚餐39,馕12,上海地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