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准备去市里面几个地方的,突然大雨,犹豫着不知道去哪里,早上吃完丰盛的自助餐,大雨没停下来,再等一下到了小雨,去宾馆对面找修鞋铺,已经9点了,那个老板没出来,只能再回宾馆观察雨情,雨好像小了点,搭乘出租车去吉林档案馆,公交车去档案馆视乎不太方便,当出租车跨越了松花江,司机指点了松花江边老教堂的位置,感悟很深,已经到了祖辈生活过的地方了,吉林街道很干净,气候宜人,到了吉林档案馆,一楼的接待人员要我登记去四楼,在四楼隔了一个窗口,一个微胖女服务员说,这里解放前的档案材料基本没有,只有八十年代以后的政府红头文件,一阵失望,走下楼,看看档案馆的建筑,在二楼一个办公室遇到一个年轻人,他很热情的介绍档案馆的情况,又给了一个档案馆的咨询电话,打了咨询电话,服务员也是说没有解放前档案,再耗下去意义不大,出了档案馆搭乘公交车去吉林一中,好像就在附近,在档案馆门口厦门路搭乘51路外环公交车吉林一中东门,车费使用支付宝,大约10分钟就到了一中,还是大雨如注,好在带了雨伞,到了中学门口,门卫不让进,看见学校门口有一个联系电话,打了电话进去,一个女教师也说不对外开放,只能在门口拍了几张照片,算是了却了一个心愿,这里似乎离开市区很远,招呼了出租车到吉林图书馆,查地方志看看,正是中午时间,附近都是大饭店,在一个小苍蝇馆吃了饺子,上了厕所,下午1点进入图书馆,在档案志阅览室,里面那个服务员却说对外不接待,只接待政府安排的工作人员,磨合了半天,他指引去二楼资料室查阅到什么细目书籍,他才能帮我找出来,算是理解外地来的人,去二楼找了书籍的名称回来,却发现阅览室关门大吉,几个服务员在午休跳舞,不过很快那个男服务员出来了,帮忙打开了阅览室门,根据提供的细目书籍,找出了4本书,看了大约一小时,其实什么相关的材料都没看到,下午2.30离开图书馆,又是大雨,好在离开宾馆不远了,打雨伞骑共享单车回到宾馆,休息洗澡很方便了,在京东预订了一个小电饭煲,今天应该送到的,快递却打电话说要明天送来,无奈只能吃泡面,好像没吃饱,又去找鞋匠修鞋,还是没看见他,周围的摊贩说他来过,收摊比较早,回宾馆路上吃了饺子,韭菜馅的,非常香,晚上整理老照片,并向宾馆投诉,说房间外面半夜三更有噪音,窗外是一个发电厂的煤场,晚上卸煤,他们同意更换房间,今天一事无成,ZF体制内的服务的确有问题,老百姓办事很难。
当天花费:出租车19,公交车1,出租车17,饺子14,面条5,晚餐21元
市档案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