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6.30起床洗漱后快步去对面火车站,到了却说太早了,要7.30以后售票,火车站很小,只有自动售货机,还有时间可以去对面餐厅吃早饭,餐厅不太干净,找个利索一点的座椅,吃了炒饭,赶回来以后正好售票,火车票是打印的,字迹看不清楚,就要站台服务员手写了一下,车票上显示的是火车是到150公里外的保佛(Beaufort),票价只有5马币,10元人民币不到,这样低廉的车票,似乎是相似距离九十年代上海到无锡的票价,记得我八十年代的1981年去苏州,特地选择了慢车,票价好像是0.75元,去无锡应该2元以内,去南京可能10元人民币,不过南京已经是250公里了,7.45火车准时开来,这条线路是上世纪初英国人修建的,后来废弃,九十年代重新原址维修,就没有更新换代过,基本是绿皮车的翻版,虽然不对号入座,每个人一个座位还是有的,就是车厢里柴油味道特别大,靠窗坐下观看到沿途热带雨林森林,村庄,军队营房,中式庙宇,小工厂,马来人村庄比较原始一点,可能仅仅通电,水煤卫生就地解决,但不影响马来人乐观的天性,2小时后到保佛,火车站门口广场略微破烂一点,但卫生间比较干净,保佛几乎在烟瘴森林里面,走了几步就是市中心,看见教堂和集市,都是陈旧建筑,不敢走的太远,回程火车票是11时,而且每天只有一班回程,在保佛的时间其实只有一小时,去对面华人餐厅吃午饭,老板说上菜比较慢,去对面马路上华人超市买了3个面包,只有6元人民币,快口吃下去,回程火车上没有餐车,营业员是2个华人老者,说是来自台湾,和他们聊了保佛情况,这里华人不多,收入低下,这样6元的面包,当地人还感觉贵了,社会比较稳定,治安过得去,匆匆忙忙回到车站,购买了回程火车票,候车室里已经有点旅客了,发现几个女孩完全蒙面,几乎不可思议,后来觉得是女士自我保护,不出头露面,无可厚非,这种情况只有在马来亚农村才能看见,市区里的基本包头或者半蒙面,回程沿途风景依旧,这样的热带雨林景物,我是第一次看见,下午2时到达市中心终点站,发现对面是个大清真寺,喇叭里在呼唤祷告,原来准备走向时代广场去看马来亚歌舞演出的,天气炎热,不能步行,只能网约车,大约开了1公里,正好赶上歌舞演出开始,穿树皮戴羽毛的演员在尽情演出,一种脚踏竹板的形式,和国内云南少数民族类似,看来有连续性,演出是为了开拓沙巴旅游市场的,大约1小时的演出结束后合影留念,时间还早网约车回宾馆途中先去菲律宾码头,突然发现一个大型鱼市,虽然海腥味很重,但井然有序,渔民进进出出的在打理鱼获,渔船在收拾渔具,各种鱼类看上去非常新鲜,个头比较大,上海附近没看见过这么大的鱼,据说都是深海的鱼,晚霞中,也有渔民在散步休闲,有人拉网打排球,场地简陋,运动员拖鞋的也有,好在是娱乐,观众不停的大声鼓励,体现了乐观的一面,排球场边上是一个快艇轮渡码头,非常繁忙,一个快艇大约10个人,3马币,海面上不停的呼啸而过,看上去很乱,其实有人在监管上船次序,也监管海面整洁干净,游艇的整洁也有人管理,看上去都不错,干净一点大家舒服,国内类似的码头一定脏乱不堪,真不知道说管理者什么好,我边上一个年轻人能说英语,他说是来自吉隆坡的大学生,晚上要回吉隆坡的,他要和他一起去对面佳雅岛的渔村,又有快艇不停的在招呼我们过海,我差点动心去过海,看纯粹的民俗也是我的初愿,但是不明就里,不了解对面情况,我就以照相机电池没了推脱了,明天要搬到新的宾馆,离开菲律宾码头比较近了,周边有烟熏火燎的海鲜巴扎,又有当地周末巴扎,才5点已经人山人海,我慢慢的吃着各种美食,有柠檬冰激凌,炒羊肉,沙嗲牛肉,羊肉串,中式春卷和麻球,看来还是中式点心好吃,又有几个蒙面女子在求捐赠什么的,就捐赠了20马币,这里果真热闹,6时回宾馆,游泳1小时,十分快活。
当天消费人民币(1马币@1.5人民币):早餐8,火车票来回15(5+5马币),午餐面包6,网约车20,
晚餐40(6+9+9+10=34马币),捐赠25,
沙巴地图
晚餐手写发票
晚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