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早上高铁去60公里外的都江堰,路过的郫县现在已经是城区了,大约半小时就到了都江堰景区,出了火车站看见一条奔腾的柏条河,呼啸而下,水势很大,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初心,出火车站就感受到了景区气势,大约步行1公里,是灌县古城城门,古城建于南北朝,明朝时候建立城池,2008年地震毁坏了大部分建筑,现在灌县古城墙是2008年以后兴建的,古城后面是都江堰景区,都江堰传说是秦朝李冰父子在这里的岷江疏通很多河流,上游引水灌溉了下游成都平原大部分土地,果真如期说,在秦朝通讯交通都不方便的情况下,李冰父子能够判断这里是上游来水的最佳地点,很不容易,进入古城是仿古商业街,大约走了一公里到了都江堰景区大门,游客很多,进入景区沿着山路走了很多石板路,过了城隍庙古建,到了高处西关城墙,可以俯瞰一下部分都江堰景区,果真不错,应该还是秦汉格局,往前走1公里山路到了李冰庙和二王庙,这两个庙由来已久,可能建造于南北朝时期,最早的一个英国女士伯德在1898年在这里拍下了第一张照片,目前的格局没什么变化,中国建筑建造不拘一格,李冰庙门口就是很高的台阶缓步而上,才能看到庙正殿的气势,出了李冰庙是安澜桥索桥和桥头一个展览馆,说明各个桥梁建造桥梁留下的各种建筑材料,漫步桥上看见桥下岷江白花花奔腾河水,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传颂,照相技术发明以后这里也是代表性的景点,过了安澜桥是对岸分江亭再次观看岷江气势,为了好好的观看景色,我们在这里的摊位吃了午饭喝了咖啡,周围游人如织,午饭后沿岷江漫步,看见对岸山坡上突兀错落有致建造几个宝鼎建筑,融合山水之中,已经不是一般的景点,很有寓意了,流连忘返的走出景区,意犹未尽又去了明城墙一带,这里游人很少,漫步城墙上可以看见城墙下的若干民居,这里也是山民挑夫携担走向川北的起点,外国传教士在这里拍了很多挑夫辛苦劳作的照片,没想到我身临其境,过了古城进入廊桥,游人和居民纷纷攘攘提现出市井气息,傍晚在幸福路上一个小饭店吃了晚饭,这个饭店不在仿古主街上,我们也比较喜欢这种接地气的饭店吃饭,傍晚时分高铁回重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