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运局上海宁波客轮1995年前航线

标签:
上海海运局沪甬航线杂谈 |
分类: 航运 |
三等舱以下是多人一个房间上下铺,四等舱在三等舱甲板下和五等舱甲板上,五等舱是在舱底最吵闹的地方一个大统间,三等舱以下夏天卧具是一卷凉席,可以看出来好久没擦洗干净了,客舱夏天闷热异常,几乎没办法住人。只能把席子卷起在船甲板处找一个凉快的地方,靠近船舷由于海浪冲击船体的声音大,并不安静。靠近楼梯某个地方虽然人来人往,但相对安静,席地而卧,半夜2点人少了才能睡着,权当睡过。
现在看到一些人大街破席子席地,感觉很凄惨没落,那个时候大家到没有这个感觉。
照片来源:上海市志,Stephen Kentwell,网上若干带有原博主水印的照片
一张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沪甬线旅客统计数据,43年间应该有上千万旅客穿梭于沪甬航线,登海轮的旅行记忆,往往比火车公路大巴要美好,所以民间关于申甬线海轮的网文非常多。其中1991旅客流量更加达到150万之众
在1861年美国造“江西”号客货轮,1867年首航沪甬线,早期船舶大小没有吨位数据表达方式,但估计在1000吨上下的木质船舶,英文原名是Kiang
Se, 也有人翻译成江苏, 中文报端也是江西,江苏轮混为一谈,好在乘客都明白指的就是那条宁波轮船

1873年英国造,惇信号。预计1500吨木质船舶

1873年英国造盛京轮,1300总吨,

1873年英国造,惇信号。预计1500吨木质船舶

1873年英国造盛京轮,1300总吨,
1877年英国建造 招商局江天轮,2012总吨
1906年法国敦刻尔克建造法商立大轮(SS.LI
TA),2800总吨,1911年改名新北京轮,原立大轮老照片被某博客版主在照片中间恶狠狠打上了水印,无法在本博文上使用
1909年法商马尾船厂建造,国人经营的宁绍号,2600总吨,据民间段子说甬籍商人第一次经营申甬线的原因是,由于船舶旅客过于拥挤,外国人船主和船上外国高级管理人员,船票非常昂贵,还往往鞭打喝骂中国旅客,一些富裕的甬籍商人看不下去这个情况,开始投资这个航线,并打出中国人坐中国船的口号,若干年经营下来,果真外国船舶开始讨好中国旅客(降价和送毛巾促销),一直到最后外国船舶完全退出申甬线

1914年新宁绍号3000总吨

1914年新宁绍号3000总吨
永宁号照片缺,(或照片不清晰,无法上传)
1945年日本造江平号,3400总吨,原兴平丸改名江平
日本占领上海,宁波期间有客货轮往来(顺靠定海),照片均不清晰,或者船体没有明显船名出现
船名为:岱山丸、白鸟丸、安通丸、海通丸、扬子江、华民轮
1945年日本造,原名江泰轮,后改名民主3号,又改名为工农兵3号,
民主4号,上海,宁波,温州航线,不是单独宁波轮船
1960年沪东船厂建造,3800总吨,民主19号,改名为工农兵19号,又改名为贺新轮
1964年沪东船厂建造,民主19号,改名为工农兵19号,又改名为贺新轮
民主2号,后改名工农兵2号,短期曾经参与过沪甬线客运

1975年江南造船厂建造天封轮,1880总吨,结束了百年申甬线

1977年求新造船厂建造繁新轮,3800总吨,八十年代初的船上出现歌舞厅,第一次看到大规模的拦腰狐步,迪斯科舞
1984年以后继续建造同型船舶荣昌盛,茂鸿展望,船舶照片和繁新类似。宁波航运天一,天封轮短期经营申甬线,由于公路铁路取代了水运,坐轮船旅行已经没有六七十年代欣喜若狂的感觉,照片不再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展新号,被1998年改造成新上海号, 2004年上海引水站改造,改名:引水一号工作船
1987年挪威建造甬兴号高速客轮,谋曾经体验过一次,芦潮港露天码头到镇海海边,大巴负责从镇海载客到宁波市内,据船员说是高速客轮是甬籍香港包船王弟弟投资的
1975年江南造船厂建造天封轮,1880总吨,结束了百年申甬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