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下游需求分析
2017年PP的表观需求增速在11%左右,需求增量主要集中在注塑、薄膜与拉丝等领域,尤其是在汽车、家电产销两旺的背景下,共聚注塑领域需求的大幅增长是亮点。
塑编需求小幅萎缩
PP粒料拉丝的传统需求领域在2017年表现平平,塑编的内外需表现普遍欠佳,尤其是下半年国内部分工业产品受到环保督察与冬季限产的影响,水泥、化肥、饲料的产量同比都出现了微幅下滑,从而直接导致塑编工厂接到的内需新增订单有限。与此同时,塑编袋出口受到原料价格冲击,出口竞争力被削弱。我们粗略估算2017年塑编领域对PP原料的需求同比缩减有20万吨,呈现小幅收缩的态势。
在2018年,塑编制品需求仍然面临压力,一方面房地产投资与基建投资有下滑风险;另一方面,水泥等产品的限产政策大概率会继续执行,考虑到2018年限产影响的时间包含1季度和4季度,相应产出同比有进一步萎缩风险,不过塑编制品毕竟是非耐用品用途为主,刚性需求犹存,预估2018年塑编领域的原料需求进一步小幅收缩15万吨左右。
国内BOPP行业是高需求增长与高速产能扩张并存的行业,发展至今,BOPP市场已经是产能过剩、盈利微薄的行业,不过由于固定资产投入高,行业出清较为缓慢。BOPP企业盈利状况虽然不佳,但整体增量订单相对稳定,从终端需求的角度看,食品与药品包装、胶带母卷等领域的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只是环保压力对于印刷等环节有扰动影响。
过去十年间,中国快递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2011-2016年业务量平均每年实现50%以上的增长,2017年增速虽然下滑至30%,但受益于高基数效应,当前30%的增长带动的增量已经足以超过前些年50%的增长,伴随着快递行业的规模扩大,胶带等相关消费也受到拉动,接下来快递行业将进入稳定增长期,我们推断相关塑料制品的用量也基本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改性PP在汽车、家电领域的应用空间广阔
共聚注塑PP的增量需求表现抢眼很大程度上与改性工艺的发展有关,更是适应了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发展趋势。经过工艺的创新发展,聚丙烯通过增韧、填充、增强、共混等改性方法可以得到性能突出的材料,并在车用塑料与家电领域广泛的应用。
市场上排量为1.5-1.8L家庭用车的整体重量在1.1-1.3吨左右,其中,塑料的占比约为10%-15%,而聚丙烯使用量在车用塑料中约占40%,由此估算每辆汽车的塑料消耗量在110-200kg左右,PP的消耗量在40-80kg。按照每辆汽车PP消耗量80kg估算(商用车的各项材料消耗量会相应增加),当前2800万辆的汽车年产量,相当于车用PP的年用量超过200万吨。
在家电产品中,洗衣机、冰箱、空调以及电视机都会应用塑料树脂材料,尤其是洗衣机和冰箱制品,每台机器重量中塑料占比高达30%-40%,其中洗衣机大件(底座、外桶)应用的塑料制品中60%左右为PP。按照一台洗衣机10-15kg的塑料用量估算,当前7600万台的洗衣机年产量,相当于PP的用量在60万吨左右,加上其他家电产品,国内家电改性PP需求接近200万吨。
汽车、家电领域聚丙烯用量的增量主要源于两部分:国内汽车、家电产销量高速增长是一方面,功能部件以塑代钢、铜、玻、铝,乃至廉价的高性能PP代替ABS则是另一方面,未来改性PP的使用量仍有增长空间,比如,市场预计到2020年发达国家的汽车平均用量将达到500kg/辆以上,这表明PP作为汽车用塑料占比最重、潜力最大的品种,每年其在该领域的用量增速将超过汽车产量增速。
由于购置税政策导致汽车需求提前透支,2017年汽车(乘用车与商务车)产量增速降至5%以内,2018年起购置税优惠将取消,预计2018年汽车产销量增速将进一步下滑至3%附近。空调、冰箱等家电行业在2017年延续高景气,只是在高基数影响下,空调增速在2018年面临压力,但消费升级会为新型家电带来机会,包括洗碗机、空气净化器和净水器在内的新型家电正在陆续放量,由此预计共聚注塑PP需求增速下滑风险有限。长期来看,我国汽车、各类家电的保有量仍然不及发达国家水平,同时改性PP还有替代其他金属材料的空间,由此来看,改性PP在汽车、家电等领域的应用空间依然广阔。
2018年PP下游需求将呈现此消彼长的格局:塑编制品需求面临继续小幅萎缩的局面、薄膜领域需求稳定增长,而注塑领域拥有长期增长空间。考虑到汽车与家电行业的增速将下滑,预计增量最为明显的改性PP领域将受到拖累,总体来看,预计2018年PP下游需求增速同比将小幅下滑,但整体增速水平至少在5%以上。
摘自扑克投资家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