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好“税收身份证”企业“走出去”更安心
(2022-12-13 16:16:22)
标签:
财政与税收 |
分类: 财税资讯 |
“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我们成功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并及时递交至俄罗斯合作机构处,顺利解决了企业难题。真得谢谢你们!”日前,艺米(天津)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冰致电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河西区税务局道谢。
据了解,中国企业或个人开展对外投资、经营或提供劳务活动等,可以凭借《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在境外申请享受中国政府与该国(地区)签署的税收协定规定的税收优惠待遇。“走出去”企业常发生跨国业务,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是其常办业务之一。天津市税务局通过加强对《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的解读、优化网上办理模式、强化境外税收风险分析等方式,服务“走出去”企业,不断提升境外税收服务管理质效。
“您好,我们企业在新加坡发生了业务活动,想申请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应该怎么操作呀?”近日,光金租八号(天津)船舶租赁有限公司办税人员刘捷向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税务局打来了求助电话,税务干部第一时间详细了解了其具体情况。
“我们主要在新加坡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业务收入按照新加坡国内法律规定,要按照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我们能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就可以减按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啦!”刘捷告诉税务干部。东疆保税港区税务局工作人员在了解具体情况后,首先辅导企业财务人员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资料、进行申请。然后,告知企业该笔业务收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第十一条下的利息所得条件,可按照不高于7%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向企业提出针对性意见。
“经过税务部门的专业辅导,我们不仅顺利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还享受到7%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预计在境外可以少缴纳税款10万余元。”刘捷高兴地告诉记者。
除了帮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待遇,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结束后,天津市税务部门还会将企业的境外所得填报数据与《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开具信息进行比对,确认企业境外所得享受税收优惠和抵免情况,确保企业应享尽享税收政策红利,同时避免因错误填报等造成税收风险。
天津蓝巢电力检修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境外从事承包工程的“走出去”企业,2021年以工程项目部形式在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分别承接了两个项目提供发电机组技术维护服务,并申请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在后续管理过程中,天津市河东区税务局将企业2021年的境外所得申报情况与《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发现企业未申报境外所得。经过沟通发现,企业由于未完全理解境外所得的概念,所以在进行汇算清缴时,误将境外所得并入境内所得进行了申报且未享受税收抵免政策。
针对此情况,天津市河东区税务局在向企业定向推送解读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国际税收管理科与所得税科骨干一同就境外所得界定及税收抵免政策的适用条件对企业进行了一对一辅导,帮助企业将营业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支出按境内、境外分别进行了归集,重新计算确定了境内、境外所得,并辅导企业进行更正申报和退税。
“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我们拿到8万余元退税款。”天津蓝巢电力检修有限公司财务与产权管理部财务高级主管武斌说,“税务干部帮我们捋清了境内所得与境外所得的区分,让我们享受到税收抵免政策,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章转自:中国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