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记宁波市税务局首批干部援藏工作
(2022-09-08 10:44:02)
标签:
财政与税收 |
分类: 财税资讯 |
今年6月,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选拔的第一批4名优秀税务干部怀着一腔热忱,跨越山海,踏上援藏征程。3个月来,这些税务干部投身风险管控、大数据分析和乡村振兴一线。他们结合西藏实际,提炼宁波经验,探索可行路径,系紧了藏甬税务部门“业务互促、优势互补”的协作纽带。
进藏·赴一场“山海之盟”
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今年3月,宁波市税务局积极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全国税务系统对口支援西藏、新疆等艰苦边远地区税务工作的要求,与西藏税务局结对子,建立对口帮扶机制。
总局指方向,双方建机制,两地齐响应。一场“山海之盟”就此启动。
4月2日,在宁波市税务局会议室里,宁波市税务局和西藏税务局人事干部远程连线,就援藏工作机制和方案展开热烈讨论。这已是双方就此项工作开展的第4次视频会商。
西藏需要什么?宁波能提供什么?这是宁波市税务局人事处处长朱静波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一次次的问需、取经、讨论中,朱静波的笔记本里,已经记满了答案:
要建立多层级、多形式的援藏工作机制,尤其在干部交流、人才培养、业务协作、设备援助、重大改革项目等方面强化合作。
要优选税收风险管控、大数据分析、信息化建设、税政业务等相关专业人才。
要筛选出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
对了,身体素质要硬!朱静波着重圈出了这条标准。
4月底,一场援藏挂职锻炼报名选拔工作在宁波市税务系统展开,全系统符合基本条件的税务干部踊跃报名。经过严格筛选后,陈守石、吕亚峰、胡志东、金子阳4名干部光荣成为宁波市税务系统首批参加援藏挂职锻炼的干部。
在出发前的援藏干部座谈会上,宁波市税务局党委对援藏干部叮嘱得最多是这6个字——扎根干,平安回。
“你们此去,一头连着东海之滨,一头连着高原明珠,一东一西,沟通的是民族情谊,架起的是藏甬税务携手发展之桥。同志们,保重好身体,我们等你们平安归来。”宁波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胡立升对援藏干部嘱咐道。
志合·奋斗在雪域高原
“刚入藏我就出现了高反,头痛难眠,疲劳乏力,这让我对西藏工作和生活的艰苦有了真切体会。”陈守石坦言。他是宁波市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税源管理二科科长,目前在西藏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挂职,如今他的身体已基本适应了。
陈守石笑称,在西藏,大家行动都得放慢点儿,因为走快了就会气喘吁吁,可工作的步子不能慢,思路还得快。
作为有着丰富基层风险应对经验的干将,陈守石发现西藏一些基层税务部门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刚起步,在风险事项应对能力上存在一定短板。“西藏投资性企业很多,企业注册地和经营地分离,所有资料均在外地,涉税情况核实难度较大。”
要理出一套贴合“西藏水土”的风险管理工作机制。
于是,陈守石和同在西藏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挂职,深耕宁波税收大数据风险分析多年的胡志东一道,着手编制《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指引》。他们借鉴宁波税务风险管理成熟经验,重点对个案进行全面剖析,在案头分析基础上扫描行业风险。“我们把风险指向、检查路径和政策依据等内容编辑成册,发送给各基层局参考。”胡志东说,“这样一来,基层应对风险会更易操作、更规范。”
7月,胡志东在西藏山南市税务局举办了一场风险管理专业化培训交流。会后,基层干部告诉胡志东,有了这些接地气的工作指引,即使是初次接触风险管理的干部,也能明晰风险指向,知晓应对手段。
这坚定了胡志东和陈守石进一步帮助基层干部提高风险应对能力的决心。
“我俩先后到拉萨、林芝的税务部门开展线下风险指引讲解。但讲了几次课后,我们感觉西藏幅员辽阔,线下授课效率不高,辐射面不广。于是,我和老陈开始打造‘云上课堂’。”胡志东笑道,他俩身后还有一个强大的“娘家智囊团”——宁波市税务局的相关业务专家,大家在“云端”握手,共同提升西藏一线税务干部的业务能力。
目前,陈守石和胡志东已构建完成了“西藏投资性集团留抵退税风险模型”,对运用模型扫描筛选出的风险较大纳税人,带领分局同事组成专业团队,开展风险应对。目前,整体工作成效位居全国前列。此项工作获得西藏自治区税务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曹杰锋的批示表扬。
敬礼·可亲可爱的你们
6月23日,在西藏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挂职的金子阳早早来到单位。当天,他要与支部同事一道前往多个驻村点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早来单位一步,是为了更新前一天全自治区的留抵退税数据。”金子阳熟练地在“金三”系统中操作:查询前一天的留抵退税审核情况并汇总分类,形成最新的留抵退税进度报表。核对完所有数据后,他和同事们一同驱车前往200多公里外、海拔4300多米的驻村点之一——日喀则市谢通门县仁钦则乡伦珠孜村。
同行的税务干部洛丹,是西藏税务局纳税服务处的四级调研员,也是第11批驻伦珠孜村的工作队队长,他沿路向金子阳讲着这几年他们的驻村故事。
伦珠孜村自然风光好,生存条件差,留守老人多,生产能力弱。这也是西藏驻村点的真实写照。“我们平常要走村入户做统计,看看土地是否干旱。一些村干部汉语说不好,我们要帮忙培训。有些老人不会充话费,我们也要帮忙,方便他们同在外地务工的孩子视频通话。这些年,我们局在村子里新建了水渠,推出了绵羊短期育肥项目,这些工程让村民生活有了新奔头。”洛丹质朴的言语,让金子阳肃然起敬。
这次帮扶活动,是在伦珠孜村村委会大院里开展的。西藏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党支部委派金子阳,将党员筹集的慰问品发放给村里的困难老党员和学生家长。
藏族大哥索朗接过助学金后,激动得说出一连串藏语。他让洛丹转述:他的儿子次旺旦增考上福建江夏学院,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驻村税务干部捐资助学,让他不为学费发愁。索朗的言语间透露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为儿子的骄傲。
回到日喀则市,已近晚上10时,金子阳回想起白天的所见所闻,感慨万分。驻村干部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和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让他深受触动。他给洛丹发了一条微信:“今后村子里需要什么帮助,您尽管说,我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在林芝市税务局挂职的吕亚峰。每月1日清晨,该局机关大院里都会响起《义勇军进行曲》,所有干部着正装、行注目礼,庄严地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林芝市税务局的升旗仪式坚持了很多年,令我非常敬佩。”吕亚峰讲起他这两个多月来的挂职感受,“我经常和这里的同事一起交流征管改革、纳税服务等工作,被他们一心向党、干事创业的精神所打动。”吕亚峰说,因为税源结构不同,两地税收工作各有特色。援藏干部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进甬藏税务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局里组织我们参观了全国援藏展览馆,我看到馆中展示的各援藏省市的援藏成果和援藏干部奉献雪域高原的感人事迹,更增添了使命感。”吕亚峰感慨地说,“林芝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这令我认识到,我们是站在前面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肩膀上工作的。推动税收现代化是每个税务干部的责任,要一任接着一任地干,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才能实现。”
“我女儿上初三了,她曾问我为什么要去援藏。我告诉她,这是爸爸人生中的一次历练、一次成长。希望我俩能在不同的考场上,答好自己的答卷。”吕亚峰说道。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宁波市税务局援藏干部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与西藏税务干部一道,把忠诚和信仰,铭刻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