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语文教学叙事研究 |
生命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这是哲学一直关注的问题。正如毕淑敏所说:“生命本身只是特别复杂的过程,人类遭遇挑战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看待生命。”
作者曾经说过:“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了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能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羊肠小道;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的很好,却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正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说我不行,我不重要,我们也听惯了别人说我不重要,所以,毕淑敏“我很重要”的勇敢宣言与呐喊,对于启迪读者认识个体生命的意义,从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具有重要的警醒意义。
《我很重要》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题导读法、合作探究、对话法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联系生活和已有的情感体验,感悟课文深邃的思想。
2、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树立尊重个体生命及自我价值的理念。
教学重点:品味关键语句,领悟作品内涵,感悟个体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我很重要”,思考其在当今社会所带给我们的启发。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那生命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来找寻答案吧。
二、 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教师讲解,学生齐读)
2、生字词语积累(老师强调,学生齐读)
三、整体感知
1、朗读文章(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和单读相结合的方式)
2、文章思路:我不重要—我很重要的依据---我很重要(板书)
四、品读文本
(一)齐读课文第1---7段:我不重要
1、对这个问题的传统观点是什么?(齐答,不重要)
2、这是一种怎样的观念?(追问)
明确:忽视个体生命价值的观念。
3、文章标题明明写“我很重要”,为什么开头却从“我不重要”写起呢?
设计意图:思考,文章结构的安排所要表现出的效果。
明确: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二)速读课文第8—30段:
1、找出“我很重要”的依据?(小组内讨论,小组间交流)
设计意图:学习筛选信息的能力
小组展示成果:例如:
2、同学们,以上内容也可以从哪两个方面来概括?
(三)速读速读31—42段,找出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
学生回答,用文本句子概括。
教师明确:个体生命意识逐渐觉醒。
五、研读文本
(一)、我很重要---父母
1、同学齐读,感悟其感情,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出示图片:汶川大地震中,母亲跪倒在地,下面保护着一个小孩,身边的手机信息还未发出:宝贝,妈妈爱你。
教师补充资料,学生再次感悟:
“你在时,我抱你不够,因而觉得时间太少,你走了,我的怀里空了,突然发现时间毫无用处,我不知道拿那么多时间做什么,也许时间只有一个用处,它会帮助我——是帮助我一天天向你走近。”
教师总结:的确,当孩子在你身边时,多抱抱她吧,多疼爱她吧。而作为我们现在这些长大了并懂事了学生,我们更应该好好善待我们的父母。
(二)我很重要---伴侣
1、
2、
教师补充资料,学生再次领会:
罗金勇与罗映珍的故事:六百多个日夜,六百多篇情书,十五个日记本
“我之所以坚强是因为有你的存在,如果你不在了,我也会倒下去!”
教师提示:生活中,同学们你可以观察你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当一方遇到困难或生病时,另一方会有怎样的表现?
(三)、我很重要---事业
1、为什么说我对自己的事业很重要?(用课本词语回答)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词语?
明确:主宰
教师总结:同学们,当你们走出学校,踏上共走岗位时,你对于你的事业是多么重要啊?社会的进步,依靠每个人的拼搏。
六、合作探究
1、看图片,分组讨论:
能否把“我很重要”改成“我最重要”?(小组讨论)
追问:那这又是一种怎样的观念?
教师总结:我很重要
七、课堂小结
“保持惊奇—它是一眼永不干枯的温泉,会有涓涓的对于世界的热爱蒸腾而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八、布置作业
1、本文语言优美,课下反复品味。
2、既然“我很重要”,我们就应该珍视生命,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并没有做到这些,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或现象?请结合课文中蕴含的哲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随笔。
一、 导入新课
生:重要,原因是我对于父母来说,我很重要,父母没有我不可以。
生:重要,原因是我是班级的一份子,班级离不开我。
生:不重要,我觉得我自己很渺小,有我没我都没什么关系。
……
同学们,那生命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来找寻答案吧。
二、 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教师讲解,学生齐读)
2、生字词语积累(老师强调,学生齐读)
三、整体感知
3、朗读文章(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和单读相结合的方式)
4、文章思路:我不重要—我很重要的依据---我很重要(板书)
四、品读文本
(一)齐读课文第1---7段:我不重要
1、对这个问题的传统观点是什么?
生:我不重要
2、这是一种怎样的观念?(追问)
生1:不重视自己
生2:觉得自己很渺小
生3:忽视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
师:对,生3同学回答的很准确,这是一种忽视个体生命的观念。
3、文章标题明明写“我很重要”,为什么开头却从“我不重要”写起呢?
生1、堵别人的嘴,从个人与集体的角度看,我不重要,易于读者接受
生2、先抑后扬,引出话题:从别的角度看,我很重要
师:生2同学回答的很好,也就是欲扬先抑,这种写作手法效果很好。
(二)速读课文第8—15段:
1、找出“我很重要”的依据?(小组内讨论,小组间交流)
小组展示成果:
(三)速读课文第16—30段:
1、找出“我很重要”的依据?(小组内讨论,小组间交流)
\
小组展示成果:
2、同学们,以上内容也可以从哪两个方面来概括?
(四)速读速读31—42段,找出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
生1:小声说---声音放大了一点
生2:大声地宣布---响亮的宣布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
追问:那这是一种怎样的意识:
生:个体生命意识的逐渐觉醒
教师总结:对,相信自己!
五、研读文本
(一)、我很重要---父母
1、同学齐读,感悟其感情,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出示图片:汶川大地震中,母亲跪倒在地,下面保护着一个小孩,身边的手机信息还未发出:宝贝,妈妈爱你。
生:看了这副图片,我觉得生命很重要,特别是对于父母来说,我们就是他们的唯一。
生:活着真好。
教师明确:的确,作为父母来说,我们就是他们的唯一,没有了我们的存在,那么他们的存在也就没有了价值和意义。
教师补充资料,学生再次感悟:
“你在时,我抱你不够,因而觉得时间太少,你走了,我的怀里空了,突然发现时间毫无用处,我不知道拿那么多时间做什么,也许时间只有一个用处,它会帮助我——是帮助我一天天向你走近。”
(二)我很重要---伴侣
3、
4、
生1:是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同道
师:回答的真好,而且成语用的很恰当
生2:(很害羞的样子)我以我父母为例来说说。上次我爸生病了,刚查出病的时候,我父母抱头大哭,因为是癌症晚期,因为我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我爸爸就不打算治疗了,但是我妈妈在大哭之后,毅然地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你治病,如果你不在人世,我和孩子活着有什么意义。从此之后,我妈妈就天天在医院里伺候我爸爸,从生活到起居饮食,方方面面。直到现在,还在医院,我每天看到我妈妈这么辛苦,我也学会了在家做一些事情。(全班同学鼓掌,有的同学还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师:我很感动,刚刚生2的回答让我们的心灵都很受震动。我想,这就是一家人互相支持,咬牙也要活下去的信念吧。
教师补充资料,学生再次领会:
罗金勇
“我之所以坚强是因为有你的存在,如果你不在了,我也会倒下去!”
(三)、我很重要---事业
为什么说我对自己的事业很重要?
生:主宰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词语?
生:创意
六、合作探究
1、看图片,分组讨论:
能否把“我很重要”改成“我最重要”?
小组1:不能,因为“我最重要:是强调个人
小组2:不能,你看图片中的人,根本不顾别人
小组3:你看,还抱着宠物在车上,而旁边的抱孩子和老人站在那儿,却没有人给让座,还有的年轻人故意装作看不见。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观察很仔细。
追问:那这又是一种怎样的观念?
生1:自私自利,
生2:以个人为中心,不择手段
教师总结:我很重要
七、课堂小结
“保持惊奇—它是一眼永不干枯的温泉,会有涓涓的对于世界的热爱蒸腾而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八、布置作业
1、本文语言优美,课下反复品味。
2、既然“我很重要”,我们就应该珍视生命,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并没有做到这些,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或现象?请结合课文中蕴含的哲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随笔。
教师寄语:
意识到“我很重要”,就要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我,虽然生命短暂,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却在于自己掌握。我郑重许诺:绝不辜负生命!
《我很重要》教学反思
《我很重要》这篇课文,我刚一开始读,就被作者贴近生活的选材,新颖独特的立意,层层推进的思路结构,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情感强烈的对比和新鲜生动的修辞手法所深深的感动。再仔细和文本对话之后,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联系生活和已有的情感体验,感悟课文深邃的思想。
2、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树立尊重个体生命及自我价值的理念。
教学重点:品味关键语句,领悟作品内涵,感悟个体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我很重要”,思考其在当今社会所带给我们的启发。
教学中我设计了“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品读文本—研读文本—合作探究—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的教学流程,层层深入地引领学生领悟作者的观点:“我很重要”,领悟作者教诲我们热爱生命,热爱自己,关注每一个“我”的意义和价值,由浅入深地引导使学生自然地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我很重要≠我很伟大,我很重要≠我最重要,“我很重要”是对生命的珍视,对他人的关爱为出发点的,我们应该时刻努力,不懈奋斗,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学生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的同时,也自然地得到了情感的陶冶,价值观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