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尺的工作原理和读数方法
(2013-07-11 13:44:36)分类: 三丰量具 |
1 百分尺的工作原理如外径百分尺的工作原理就是应用螺旋读数机构,它包括一对精密的螺纹——测微螺杆与螺纹轴套,如图3-1中的3和4,和一对读数套筒——固定套筒与微分筒,如图3-1中的5和6。用百分尺测量零件的尺寸,就是把被测零件置于百分尺的两个测量面之间。所以两测砧面之间的距离,就是零件的测量尺寸。当测微螺杆在螺纹轴套中旋转时,由于螺旋线的作用,测量螺杆就有轴向移动,使两测砧面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如测微螺杆按顺时针的方向旋转一周,两测砧面之间的距离就缩小一个螺距。同理,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则两砧面的距离就增大一个螺距。常用百分尺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5mm。因此,当测微螺杆顺时针旋转一周时,两测砧面之间的距离就缩小0.5mm。当测微螺杆顺时针旋转不到一周时,缩小的距离就小于一个螺距,它的具体数值,可从与测微螺杆结成一体的微分筒的圆周刻度上读出。微分筒的圆周上刻有50个等分线,当微分筒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就推进或后退0.5mm,微分筒转过它本身圆周刻度的一小格时,两测砧面之间转动的距离为: 0.5÷50=0.01(mm)。由此可知:百分尺上的螺旋读数机构,可以正确的读出0.01mm,也就是百分尺的读数值为0.01mm。[page] 2 百分尺的读数方法在百分尺的固定套筒上刻有轴向中线,作为微分筒读数的基准线。另外,为了计算测微螺杆旋转的整数转,在固定套筒中线的两侧,刻有两排刻线,刻线间距均为1mm,上下两排相互错开0.5mm。
百分尺的具体读数方法可分为三步:
(1)读出固定套筒上露出的刻线尺寸,一定要注意不能遗漏应读出的0.5mm的刻线值。
(2)读出微分筒上的尺寸,要看清微分筒圆周上哪一格与固定套筒的中线基准对齐,将格数乘0.01mm即得微分筒上的尺寸。
(3)将上面两个数相加,即为百分尺上测得尺寸。如图3-4(a),在固定套筒上读出的尺寸为8mm,微分筒上读出的尺寸为27(格)×0.01mm =0.27mm,上两数相加即得被测零件的尺寸为8.27mm;图3-4(b),在固定套筒上读出的尺寸为8.5mm,在微分筒上读出的尺寸为27(格)×0.01mm =0.27mm,上两数相加即得被测零件的尺寸为8.77mm。 [page] 3. 孔的轴心线与底平面的平行度检验方法 3 用杠杆百分表检验键槽的直线度时,在键槽上插入检验块,将工件放在V形铁上,百分表的测头触及检验块表面进行调整,使检验块表面与轴心线平行。调整好平行度后,将测头接触A端平面,调整指针至零位,将表座慢慢向B端移动,在全程上检验。百分表在全程上读数的最大代数差值,就是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 14. 键槽直线度的检验方法 4 检验车床主轴轴向窜动量时,在主轴锥孔内插入一根短锥检验棒,在检验棒中心孔放一颗钢珠,将千分表固定在车床上,使千分表平测头顶在钢珠上,沿主轴轴线加一力F,旋转主轴进行检验,千分表读数的最大差值,就是主轴轴向窜动的误差。 5 车床主轴轴肩支承面跳动的检验时,将千分表固定在车床上使其测头顶在主轴轴肩支承面靠近边缘处,沿主轴轴线加一力F,旋转主轴检验。千分表的最大读数差值,就是主轴轴肩支承面的跳动误差。 图5-15 主轴轴向窜动和轴肩支承面跳动检验检验主轴的轴向窜动和轴肩支承面跳动时外加一轴向力F,是为了消除主轴轴承轴向间隙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其大小一般等于1/2~1倍主轴重量。 6 内外圆同轴度的检验,在排除内外圆本身的形状误差时,可用圆跳动量的来计算。以内孔为基准时,可把工件装在两顶尖的心轴上,用百分表或扛杆表检验。百分表(杠杆表)在工件转一周的读数,就是工件的圆跳动。以外圆为基准时,把工件放在V形铁上,用杠杆表检验。这种方法可测量不能安装在心轴上的工件。 15. 在心轴上检验圆跳动 图5-17在V形铁上检验圆跳动 7 齿向准确度检验,将锥齿轮套入测量心轴,心轴装夹于分度头上,校正分度头主轴使其处于准确的水平位置,然后在游标高度尺上装一杠杆百分表,用百分表找出测量心轴上母线的最高点,并调整零位,将游标高度尺连同百分表降下一个心轴半径尺寸,此时百分表的测头零位正好处在锥齿轮的中心位置上。再用调好零位的百分表去测量齿轮处于水平方向的某一个齿面,使该齿大小端的齿面最高点都处在百分表的零位上。此时,该齿面的延伸线与齿轮轴线重合。以后,只须摇动分度盘依次进行分齿,并测量大小端读数是否一致,若读数一致,说明该齿侧方向齿向精度是合格的,否则,该项精度有误差。一侧齿测量完毕后,将百分表测头改成反方向,用同样的方法测量轮齿另一侧的齿向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