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

(2015-01-08 15:02:34)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的小笔头:

《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某种小动物,知道小动物的特点,把外形、生活习性、本领和趣事等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实践体验,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3. 引导学生通过抓特点、重细节、表感受、写联想等方式将小动物写活,并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4.引导学生写整篇文章要讲究详略得当,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度。

5.引导学生修改文章:(1)语句是否通顺。(2)描写是否具体生动。(3)文章安排是否合理。

课前准备:

1. 观察小动物,做好观察记录。

2. 观看小动物的视频。

3.在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过程中进行有关小动物的片段练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回忆第二单元学过的课文,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学生自由发言)

 

二、欣赏片段,总结方法

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手中的笔把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介绍给大家。板书课题:我的动物朋友。

1.在动笔之前,我们先来看几个片段,大家看大屏幕,小声地读一下,想一想,这个片段主要写了什么?

通过片段一总结出:用抓特点、重细节、表感受或联想的方式描写小动物。

2.通过学案进一步了解这一写作方式。

3.通过片段三了解即使写“我”和小动物之间的事情,也要用到细节描写,也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三、修改片段练习

两人互换片段互相修改

四、结束语

通过刚才的学习和互相修改,相信同学们已经把片段写的非常生动具体了,但这还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怎样连段成文。

第二课时

一、指导构思

1.拟题

这节课我们要将自己练写的几个片段或是观察卡中记录的有趣的事情连缀成一篇完整生动的文章。大家看,我们这一单元的习作题目是《我的动物朋友》大家可以直接用这个题目,也可以自己定一个更有趣更新颖的题目。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思考自己的题目,如果现在定不下来,也可以等习作完成的时候再定。

2.选材

有了题目该想具体写哪些内容了,我们可以直接在自己练写的片段中和观察记录卡中选择两三个内容,连缀在一起。大家现在拿出片段练写本和观察记录卡,选择一下。

3.谋篇布局

A.理解详略。

回忆第六课第七课,理解详略。定出自己详写或略写哪部分。

B.注意过渡

写作的时候除了注意详略得当,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呢?(从一段到另一段时要有过渡语。)

二、仿照例文和课文将作文写完整

下面的时间大家就开始动笔写,写之前大家可以先打开书到58页,看看《小狗“王子”》这篇习作,学习一下人家是怎样写的。另外,上节课我们修改好的那个片段可以直接加到适当的位置上。(为了节省时间,这一段可以暂时不写到作文纸上。)

三、指导修改

1.自改

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怎么改呢?有一个好办法——读,大声地读,反复地读,就会发现自己文章的不足。哪些地方没写清楚?哪个句子不通顺?都是我们需要修改的地方。

2.小组内评改(视时间取舍)

3.师生共同评改

指名读文,在读得过程中大家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五、结束语

我的备课经历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首先,感谢小刚主任给我这次学习历练的机会,感谢我们二小的领导、老师给我的无私支持和帮助。同时对让大家浪费这么长的时间来听我讲课表示深深的歉意。下面,我简单地汇报一下我这次备课的过程。

虽然课上的不成功,但之前我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的:找来《课标》以及课标解读的书籍、录像,各种名师教学的书籍、录像等,反复地看。一直在努力地想将这节课上好,希望自己的作文课能够让学生上得轻松,能让听课的老师有所收获。但是随着学的越多看的越多,就越觉得这作文课太难上了。自己那个想上好的目标简直遥不可及。首先就是自己学识储备、能力上的不足,比如说自己的写作水平,自己对文字应有的敏锐的感觉,对学生习作方法上的指导等等吧。就感觉自己根本是一时半会儿提高不上来的。另外就是学生,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语言词汇的积累、对生活的感受力、对写作的兴趣等等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就感觉要上一节成功的作文课真是太难了。但,难也终究要上啊,谁让我接了这个任务呢?所以我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包括今天硬着头皮上课,硬着头皮在这儿发言,还让大家硬着头皮在这听。

当我看了很多东西,要坐下来写教案的时候,仍感觉无从下手,脑子里乱哄哄的,一片茫然,特别有一种在浩瀚的海洋中苦苦挣扎的感觉。不过也没白挣扎,终于让我抓住了两根救命稻草。一是《课标》,《课标》给我方向 ,一是名师的课堂实录,实录给了我方法。

相信咱们在座的各位同仁,对《课标》都进行过深入的解读。当《课标》中所有关于作文的文字在我脑中一一滤过的时候,留下了两个关键词: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同样,在名师的案例中我也发现了关键词,那就是降低难度。顺着降低难度这一关键词,我又发现了两个关键词:一是提供材料,二是交给方法。这几个关键词成为我备这节课的纲领。

我觉得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能慢慢的提高能力。而“提供材料、交给方法”就能降低写作的难度。所以我这节课一切本着降低写作难度的角度出发,走了这样三步曲:

一、课前准备,让学生有话可写。

学生写作的难度,首先来自“无米下锅”。比如今天的这个写“我的动物朋友”的习作。本来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应该是孩子们感兴趣的题目,既然感兴趣应该是有内容可写的。可实际上呢?现在几乎没有几家养小动物了,孩子们根本就接触不着小动物,所以没有生活经历,无话可写。鉴于这样的现实,所以这次作文之前的准备工作,我们就做的很提前。一开始学习第二单元就布置了观察动物的任务,家里没有小动物的去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家观察,有条件的去动物园看看,实在没办法的观察观察图片和视频。同时,我也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图片和视频。后来,为了让孩子们观察的更全面更具体,对小动物了解的更深刻,我设计了一张动物观察卡,引领孩子们去观察。在观察小动物的同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随文布置了多次片段练写。一单元下来,每个孩子都积累了三个以上的片段练写。同时,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给他们补充阅读了一些名家写小动物的片段,如丰子恺的《白鹅》、老舍的《母鸡》、季慕林的《兔子》中的片段。这些都在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材料,让学生有话可写。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仅仅要简单的为学生提供写作材料,还要善于捕捉甚至创造生活中的写作契机,帮孩子发现、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纵观名师的成功课例,多是从生活中发现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写作或是教师开动脑筋为学生创造写作的机会,让学生为了需要自然而然的写作,而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在这一点上于永正老师最值得我们学习。)名师们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而不是为了完成课本中的任务。我觉得,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转变的一个观念。

二、修改片段,让学生“有话会写”。

孩子们手中有了观察积累下来的材料,下面该解决的是怎样写好的问题。我今天第一课时,想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为此我从三个方面向学生抛出三个范例,让学生体会写法,不断向他们强化:抓特点、写细节、表感受或联想这样一个写小动物的方法。这个方法是我根据课标和书上第二单元的课文以及名家作品写小动物的文章中总结出来的。课标中第二学段关于作文的目标与内容中有这样一句话:“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而所有的写小动物的作品几乎都包括了写特点、细节、感受或联想这些方面的内容。除了提供范文学习方法,在之后的互评互改中,通过找好词好句,继续强化这一写作方法。同时通过找好词好句这一方式鼓励学生的写作热情。

其实第一课时的内容,如果不是为了向大家展示,完全可以放在平时的练笔指导中,这样就可以在作文课中直接写完整的文章了。咱们课标中也强调了要“加强平时练笔指导”。

三、连段成文,有话能写好。

第二课时连段成文的教学,依据课标中“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设计了拟题、选材、安排详略这一构思过程和写作实践及修改实践这样三个环节。让学生在写作的实践中学会谋篇布局和修改文章。达到有话能写好的目的。

通过这次备课,我还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教师写下水文的重要性。老师如果亲自写一写试一试,就会知道孩子写作的困难究竟在哪里,说写细节也好,注重详略也好,都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就说写小动物的外形是最简单的了,可是我写写试试,就觉得还不如孩子写的好。选材也是啊,几份材料堆在一块,选择哪个,详写哪个更合适?比如写游记,到底按怎样的顺序,突出哪个景点?实际写的时候都是难点,所以我觉得,语文教师更应该写下水文。

这就是我在备课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在这里献丑了。希望大家能多提宝贵意见。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2014.5.13

 

教后反思:

1.第一课时时间比较紧,片段二浪费的时间比较长。在试讲中也发现这个状况,这节课我虽然尽量避免,但是还是时间长了,造成之后的时间很紧张,许多孩子想说的话没能充分的让孩子说,没能充分的让孩子展示个性。

2.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用的不太好,主要是评价的不及时,学生的积极性没能充分的调动起来。

3.由于紧张还有许多丢落的环节,比如作文纸(一)上的作文提纲没能当时摁住展示,告诉孩子这就是作文提纲可以让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之中条理更清楚。后面的自改和小组内评改都没能在课上实现。

4.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不够,师生之间还是有距离感。

5. 觉得主要目标还是实现了,一是降低作文难度,由段成篇,提供材料,交给方法;第二点就是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评和互学,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习作的能力。

6.回答刚才大崔庄那位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为什么只指导了谋篇布局,没有指导怎样写好开头结尾。因为第二单元的所有课文都没有经典的适合学生学习的开头和结尾,所以这单元的习作没有涉及到,如果涉及的太多,容量也放不下,那样就会蜻蜓点水,训练不扎实。

 

 

 

2014.5.13下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