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泉州-六胜塔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旅游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泉州-六胜塔
六胜塔,又称万寿塔,俗称“石湖塔”,猛一看和开元寺的石塔很像,但是略小,高36.06米,为元代建筑。
在历史上起着海上航标的作用。现在是泉州作为世界遗产的22处代表性古迹之一。
塔为八角五层的仿木结构的楼阁式石塔,其外形与结构,跟泉州开元寺的宋代东西塔很像,尤其更接近东塔,只是塔刹小,塔身略扁
六胜塔结构由外壁、回廊及塔心三部分组成的。每层设四门、四龛,上下层交错分布
难得的是可以进入参观,所以先看看内部。回廊,在转角处从塔心和塔壁各出一丁头栱,承托一根横梁,高度大约在2/3的位置
散斗部分做出带皿板的样子
顶部有一圈石阶,转角处也有一根横梁
中间高度的横梁,大概是上下平,左右弧的扁圆形
往上层看,有一块石板似乎缺失了,或者是上塔的通道?但是没有楼梯
回廊的某一段还有一层石板,估计是登塔的辅助踏板
门的内侧,从上下遗留的石件上看,本来应该是有门的
有门轴和门锁的预留孔
下面也有
塔的南面为正门,一层塔檐下挂有一“万寿塔”石匾。
六胜塔的檐下斗拱↓
下图为开元寺东塔斗拱细节↓,不同之处有3点:
1.六胜塔柱头上的栌斗为莲花墩形,开元寺的为中规中矩的大栌斗。
2.六胜塔阑额比较圆,仅在接近柱子的两端有“削平”的意思,东塔的方正。
3.补间斗拱的小栌斗和出跳华栱的散斗,六胜塔为普通形,东塔在前端有一附加物,但是看不清楚是什么形状
六胜塔本身,不同层级的斗拱也有一些细节区别,和开元寺东西塔的区别类似:
六胜塔3-5层,泥道拱为两头相连的形式(红圈),阑额为一条(蓝线)
六胜塔1-2层,泥道拱每朵分开(蓝箭头),阑额有2条(红线),阑额之间有雀替(蓝圈)
六胜塔每面也都装饰有各种神像,第一层为金刚、天王像,第二层主要为菩萨、金刚和阿修罗像,第三层为天王像,第四、五层为菩萨、罗汉和高僧像,有的较清晰,有的风化严重一些。
五层南↓
四层南↓
三层南
二层南
一层南
四层西
一层东北↓
三层东↓
塔基是两层须弥座,围栏部分看起来是新建的,束腰部分的纹饰还可以观摩一下
上层束腰,在没有门的一面有6个格,每个格内有一些神兽的纹样,转角处有8位力士
8位力士集中出镜
束腰的部分神兽们↓
下层束腰的内容为一些卷草纹样
塔刹,很像拉长的石塔(对比下图)。半球形底座,2个石球,八角形飞檐,5级相轮,小飞檐,刹尖
泉州承天禅寺门前的石塔↓,结构很接近
塔周围是个小公园,随便转转
桃花潭↓
大海
远处的港口,可以看到起吊机
一块石头,向我比了个“一”
夕阳下的六胜塔
逆光下的不知名小花,感觉很柔美
此刻心情↓
参考文献:
《福建省石狮市六胜塔》-曹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