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游学||这位泉州古代思想家的故居,满满科技感!

标签:
旅游林家乐生命学 |
林家乐生命学/游学
|| 这位泉州古代思想家的故居,满满科技感!
原创 文旅君 泉州文旅
作为宋元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这里繁荣开放的海丝文化,滋养着一代代有识之士。
或许在泉州古城街头巷陌的某一处拐角,便能探寻到先贤足迹,感受廉政德风。
位于鲤城区城南万寿路123号的李贽故居,是李贽青少年时期居住的地方。几经修葺之后,现已成为文物保护单位供人瞻仰。
1
关于李贽其人
做官无别物,只此一庭明月,两袖清风。
李贽(
1527年一1602年),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费,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举人。李贽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李贽的一生充满着对传统和历史的重新考虑,是明朝后期社会思想变革的一个聚焦般的体现。
李贽一生清廉,任姚安知府时,顺民施教,兴修水利,深得百姓爱戴。离任之际,行囊中只有几件破衣服和数卷书籍。
李贽兼取各家学说之精华,融会贯通,形成独立的思想体系,在世界哲学史上颇具影响力,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发展史上重要的思想大家。
2
李贽故居
孕育出李贽的超前思想
李贽的超前思想得益于成长环境,李贽故居门口便是海外商贾来泉州上岸的聚居之处,即德济门遗址。从小见证了世界海洋商贸的繁荣盛景,泉州的山海大观造就李贽开放包容的秉性,促使他形成创新奋进的思想特质。他一生心血写就的丰硕著述,更是丰富了海丝文化的内涵。
李贽故居始建于1421年,占地面积495平方米,原为一座两进三开间的闽南传统民房建筑,现由前落通道、天井、正厅及后落庭院组成。
去年3月份,鲤城区启动李贽故居修缮提升工程,对故居进行全面修缮保护,包括屋顶整修、木构件修复和更换、墙壁粉刷等,尽可能保存和延续其历史风貌。
修缮过后,李贽故居以展厅的形式出现在大家眼前。
李贽故居的前廊通道部分,设有前台咨询处。沿着前廊,通道两侧以图文形式展示了李贽的生平资料。
途经天井,正中央立有李贽其人半身铜像及个人简介,天井两侧林立了几块石碑,墙面上则布置了李贽作品节选。
踏入展厅,梁上高悬“乡贤名宦”匾额,两侧柱上挂有对联:两支双名宦;三世四乡贤。正中央则采用立体成像、LED展示屏等新技术,全方位展示李贽的相关资料。
李贽在姚安知府任上所撰的“听政有悠闲,不妨譬运陶斋,花载诸县;做官无别物,只此一庭明月,两袖清风”的对联,分别镌刻于厅堂两侧。
此外,展厅内还展有诸多李贽相关书籍、拓片等展品。
其中以两方石刻印章尤为珍贵。据记载,这两枚印章原件是于清同治年间故居修葺时出土的,一枚刻着阴文“李贽”,另一枚刻着阳文“卓吾”,十分珍贵,原件收藏于泉州市博物馆,此两枚为仿制品。
步出厅堂左侧边门,是故居后院,这小巧玲珑的天地,依水畔桥,花草争妍,一棋盘桌四石椅居中,一派小桥流水人家景象,胜似仙境,可供瞻仰者休憩。
“革故鼎新”开化民智,在今天,李贽的思想同样有着很好的借鉴价值。如果你经过城南,不妨踏入这先贤故居,这位中国十六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将向你展示他那千秋闪光、博大精深的思维和舍身追求真理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