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沃兴华的意义和价值

(2025-07-30 16:21:30)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沃兴华的意义和价值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沃兴华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章 缘起

曰:

人生百况皆如幻,

世事千般总似空。

自从二零零五年从香港回到大陆以来,培元经历了无数次痛彻心扉的生离死别。除了张氏大夫第的几位堂亲及家父的先后离世,让我措手不及,悲恸莫名,动辄得咎。还有我的一些大学同学和校友,也都在最近几年,就开始陆续离我而去了,让我非常之震惊。时至今日,我依然无法接受这一事实。

特别令我感到无比无奈及痛心的是,我的几位师叔辈的先生,如启功先生、欧阳中石先生、沈鹏先生和陈奋武先生等,也都先后鹤驾西归了!直令今日之培元问道无门。仗剑东海,有谁知我心境?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沃兴华的意义和价值


尤其让不才不愿意又不得不提及的,是我在书坛的几位同道好友,也都纷纷撒手尘寰。我不明白,他们怎么能够走得那么匆忙呢?他们的离世对我之冲击,无一不是让我有如五雷之轰顶,大出意外而不敢置信的,更无法接受!比如,承德的齐剑楠、河北的梅墨生,安徽的程风子,平谷的王友谊、书协的刘文华、大院里的刘洪彪,他们居然也都先后回去了。

说一句不太贴切又十分传神的话,在下真的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的那种感觉。所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正是“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何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可能有人会说,你不是学佛修道几十年吗,怎么还这么脆弱呢?如此婆婆妈妈然?

在别人看来,似乎本来应该装得心静如水,对这种事情不起惋惜才是的。否则,好像便是凡夫俗子。

那么,对不起了,培元乐受凡夫之名与实,也不想隐瞒我对他们的惋惜、怀念及敬意。

尤其是在今天。

当我听说了,早上八点多的时候,沃兴华也走了,从上海回去的。我真的是有点受不了的!我不知道怎么说,我无法表达内心的感受。

是的,有很多话想说,但是,由于实在是太突然,也太心痛了!因此,我没有办法一下子说得很明白。

请允许我慢慢道来,将我心里面对沃兴华及其学术和艺术的感情和感受,慢慢地一一道来,作为对沃兴华的生命的献礼。

可能是需要几个篇章的。那么,现在张某所说的这些,权且就算是第一章,名之曰《缘起》吧。

我稍微理了一下思路,后面,大概须有九个部分,方能有点眉目:

我与沃兴华的缘分(第二章),沃兴华的学术之我见(第三章),沃兴华的艺术之殇(第四章),沃兴华的未来(第五章),沃兴华的遗憾(第六章),沃兴华可以或者可能被超越吗(第七章),我对沃兴华的评价(第八章),应该如何学习沃兴华(第九章),以及,沃兴华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第十章)。

无论如何,我的本意是,如实汇报我对沃兴华的认识和理解。当下,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可以寄托我的哀思和敬意。

当然,作为不才之浅见,不代表书谱社之立场和主张。但祈有所裨益于沃兴华的学术之利益广大和未来,则。培元幸甚奚似。

诗云:

《缅怀沃兴华兄》

如花凋败落尘筵,犹有余香千万千。

胜却龙蛇惊俗世,衷怀术艺竟先贤。

圈中秀出星图换,海上云沉沃墨干,

此去泉台应有伴,可怜北国少南烟。

欲知前事如何,请听下一章分解。

惠安张培元

于元学禅院

六月廿二日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沃兴华的意义和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