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一个风流皇帝写的书法,赵孟頫从小练到大,启功:这字除了美还是美!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一个风流皇帝写的书法,赵孟頫从小练到大,启功:这字除了美还是美!
说到古代的“艺术帝王”,人们一般会想到陈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等,他们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宋徽宗,常被人赞为“帝王艺术家之首”。而在书法领域,有一个皇帝比他水平更高,那就是宋高宗赵构。
在学界看来,宋徽宗画胜于书,要论用笔之精致细腻,得晋唐名家之真传,宋高宗远在徽宗之上,他是“人掩其书”的典型代表。宋高宗继承了父亲的艺术天赋,他自幼专心于临摹古帖,尤其是六朝名家作品。
赵佶赵构父子的皇位都像是“从天而降”的,如果不是父兄都被金人俘虏,赵构也许能当一辈子的闲散王爷,书法成就会更高。但另一方面,正是九五之尊的地位,让他能广收天下法帖,书艺更上一层楼。
赵构于治国理政上称不上一流,但他书法上则是兢兢业业,他在《翰墨志》中自述:“余自魏晋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于取舍。至若《禊帖》则测之益深,拟之益严。”不仅取法广而且钻研得也深,尤其是对《兰亭序》等作品。
同时,他颇有智永“墨池笔冢”的毅力:“凡五十年间,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笔墨。”启功写诗盛赞他:“多力丰筋属宋高,墨池笔冢亦人豪。详搜旧格横书品,美谥难求一字超”。在他看来,赵构的字除了美还是美。
赵构文采风流,中年以后书法到了巅峰期,他所写的《行书千字文》堪称学习晋唐笔法的“捷径”,赵孟頫自幼临摹,并通过这部作品学习王羲之笔法。此作全卷纵29厘米、横306厘米,共86行、1000余字,字径大小约3厘米。
这部作品明显与《圣教序》一脉相承,保留了很多典型的魏晋笔法。如顺锋起笔,笔尖入纸后调锋、衄挫,中锋行笔,笔画苍劲爽逸,骨肉匀称,裹锋而行,提按有致,转折处绞转灵活,锋芒内敛等。
结字以纵取势,内擫纵长,虽字字独立但笔势连贯、气息畅通,无丝毫迟滞呆板。字势有俯仰对比、收放变化,左右结构的字高低错落,重心上下腾挪而又稳实。上下结构轻重变化明显。整体中宫紧实而又四面开张,刚柔并济、动静结合。墨色枯润得宜,章法疏密有致,一派华美潇洒之气。
对于各位书友来说,如果能把这部作品临摹通透,积累一定基础后再临摹二王、米芾等人作品会更容易上手,事半功倍,每一个笔画都蕴含着正统的古人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