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碑帖经典|微妙圆通:重磅!有一种笔力叫“金刚杵”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碑帖经典 | 微妙圆通:重磅!有一种笔力叫“金刚杵”
这是天地大观!
这是人间大观!
这是书法大观!
何等风景?
何等震撼!
它就是《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五体俱全,篆隶楷行草无所不有,这才是书写的自然状态。
是无意而不是刻意,是无意而不是随意,自然天成,这才是书法的本然和境界!
见《泰山经石峪金刚经》者,
如单纯追求技法者,可以休矣!
如恪守一家一法者,可以休矣!
如默守五体分家者,可以休矣!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是一个伟大的传奇!
1400多年前,镌刻于泰山斗母宫西北约四百米处的经石峪。字径50厘米,原有2500多字,现尚存1067个,是现存摩崖石刻中规模空前的巨制。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其书大于斗,大气磅礴,体势开张,字逾千斤,古劲深雄,气韵浑穆,被誉为“榜书之宗”。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榜书》云:“作榜书须笔墨雍容,以安静简穆为上,雄深雅健次之。观《经石峪》及《太祖文皇帝神道》,若有道之士,微妙圆通,有天下而不与,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气韵穆穆,低眉合掌,自然高绝,岂暇为金刚努目邪!”
清杨守敬《学书迩言》云:“北齐《泰山经石峪》以径尺之大书,如作小楷,纡徐容与,绝无剑拔弩张之迹,擘窠大书,此为极则。”
微妙圆通金不换!这还不够!
就是给我全天下,我也不换!
呵呵!
由此可见,《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在书法家眼中是何等分量!
比泰山还重!比天下还重!
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
气韵穆穆,低眉合掌,自然高绝。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在书法家眼中是何等美妙!
如《诗经》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呵呵!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虽然有处子之容,冰雪之态,超凡脱俗,但并不软弱无力,丝毫无弱柳扶风之态。
相反,浑厚圆融,有金刚杵之笔力。完全是中锋实笔,丰腴遒润,如印度跳肚皮舞的女子,丰腴而劲实,依然有一种别样的爆发力,这是一种圆健之美!
呵呵!
——苏绍利《勺斋消日》
【释文】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超清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