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宋拓怀素大草《千字文》明于冕庋藏考述

标签:
书法林家乐生命学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宋拓怀素大草《千字文》明于冕庋藏考述
原创 郝建利 晏朴堂
注:本文发表于《书法报》第49期《理论专刊》第18、19版,2024年12月18日。兹转录于本公众号,供师友同道浏览、批评。
宋拓怀素大草《千字文》明于冕庋藏考述
郝建利
《群玉堂帖》为南宋汇刻丛帖。南宋权臣韩侘胄集家藏法书墨迹,由门客淡若水编次摹勒上石,初以韩家书斋堂号题名为《阅古堂帖》。开禧三年(1207)韩侘胄被诛,石入内府,此后“阅古堂”等字被从石上磨去改为“群玉堂”,韩侘胄的鉴藏印等悉数磨平,帖名改为《群玉堂帖》。从刻石到收入内府,时间不长,摹拓较少,收入内府后摹拓情况不详。元兵攻陷临安时,悉收南宋内府所藏书画、纸笔砚墨等及一切图书典籍、百官府印,钤有“御殿之宝”的《群玉堂帖》应于此时没入元内府。怀素所书大草《千字文》为《群玉堂帖》第四卷。今可见原美国安思远藏孤本,陕西本(或称“西安本”)及绿天庵本三种,未见墨迹本传世。《群玉堂帖》本大草《千字文》未见元官方鉴藏章印。考其在明代的递藏链,先为于景瞻所藏,之前无从再考。明中后期为文徵明父子、项元汴家族所递藏。本文拟对于冕庋藏宋拓群玉堂帖大草《千字文》的经历作一研究,从书法史的角度厘清该本在这一时期的流传史实,大致还原被历史尘埃湮没下的珍稀古物在这一时空的真实存在面貌。
一、于冕获藏怀素大草《千字文》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