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三百年间最杰出的《楹联》书法作品

标签:
书法林家乐生命学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三百年间最杰出的《楹联》书法作品
原创 书颜 书颜人生
在清代,楹联在文人雅士之间熠熠生辉。这些精心撰写的联语,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文人墨客心境与襟怀的展现。想象一下,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中,堂庑之间悬挂着各式各样的楹联,它们或颂君恩,或缅祖德,或书格言警句以自勉,或书清词丽句以供赏,每一副都蕴含着主人的深情与哲思。
戴震 篆书七言联
论古姑舒秦以下 游心独在物之初
王文治 行书七言联
云山看去天无尽 书画工来笔有神
钱澧 楷书七言联
名酒过于求赵璧 异书浑似识荆州
邓石如 隶书七言联
六经读罢方拈笔 五岳归来不看山
巴慰祖 隶书七言联
诗入司空廿四品 帖临大令十三行
伊秉绶 隶书七言联
希文天下为己任 君实每事对人言
张廷济 隶书七言联
棐几研明鸜鹆眼 金炉香斮鹧鸪斑
赵之琛 隶书六言联
万事最难称意 一生怎奈多情
林则徐 行书八言联
竹露煎茶松风挥麈 桐云读画蕉雨谭诗
吴熙载 隶书七言联
声无细闻虽远犹近 劳而不伐有实若虚
何绍基 行书七言联
山木洪涛皆篆隶 星心月胁尽文章
吴云 行书七言联
习勤能使一身振 悟道须教杂念清
陈介祺 篆书七言联
软炊香甑桃花饭 浅酌清尊竹叶醅
杨岘 隶书六言联
却与雪期霜约 争如对酒当歌
李鸿章 行书七言联
会与江山成故事 只应琴鹤是家传
赵之谦 楷书四言联
朗姿玉畼 远叶兰飞
吴大瀓 篆书七言联
玉德金声寓于石 明窗大几清无尘
吴大瀓 篆书八言联
以文会友相观而善 与古为徒其富莫京
康有为 行书五言联
高莽渺无界 嘉木多幽欣
齐白石 篆书四字联
莲华心地 雪藕聪明
于右任 草书五言联
明月一壶酒 清风万卷书
李叔同 楷书四言联
石寿无量 渊度太沖
楹联,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最初是镌刻在建筑物上的装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出更多的形式。明代晚期,人们开始将楹联或春联刻制在木板或竹片上,使其成为庭院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而到了明末清初,书写于纸或绢的楹联更是渐渐流行起来,为室内增添了几分雅致与韵味。
在清代,行书、隶书和篆书成为了楹联书写中最为频繁运用的字体。这些字体各具特色,与楹联的内容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清代楹联的独特魅力。同时,五言、七言、八言等句式也成为了楹联书写的最佳选择,它们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易于被人们所铭记。
清华冠履气 醇古鼎彝心
琅嬛石室历观秘籍 瀛洲玉醴令人长生
璠玙所生见三采 凤皇之音中六钧
意而来有故人念 日及开当三月时
扫地焚香得清福 麤荼澹饮足平安
乐道忘荣恬虚守约 循典稽古左琴右书
流水垂杨天生画景 晓烟微雨人爱花朝
香浮深院梅花发 翠绕重帘燕子间
嵩社异闻修月宝 汉官传授俟风符
佳景天然满眼山川图画 雅怀自得四时风月楼台
闲吟佳句对飞鹤 应写黄庭换白鹅
温玉粹瞻仪度 冷金笺写百花
山随宴坐画图出 雨足郊原草木柔
含咀梅兰斟酌彝鼎 排啟阊阖该覈衡璇
天下何曾有山水 居人不自解东西
曲室一间静观自大 万夫群仰有所不为
墙仍望月常时阙 亭为延云特地高
万树梅花臭功德 一尊竹叶心太平
种来松树高扵屋 闻到梅花瘦似诗
蓬莱山星宿臣浸 薜蘿仙侣猿鹤雲襟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楹联书法的发展经历了初兴、发展与繁荣三个阶段。其中,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是楹联书法创作最为蓬勃兴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书法名家都留下了自己的楹联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们的艺术才华,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变迁。
清代楹联,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文人墨宝的璀璨世界,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韵味与魅力!
琴言轻若水,诗夢暖扵春
注: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