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林家乐
林家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7,619
  • 关注人气:3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张大千:人生只有一次,用喜欢的方式活着

(2024-12-10 15:16:12)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张大千:人生只有一次,用喜欢的方式活着





原创 不有趣灵魂 至书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张大千:人生只有一次,用喜欢的方式活着

年轻的时候,张大千随兄长出国留学,远赴东洋。

那时候,在东洋的人,都努力学习英语和日语,以作日常交流和学习之用。

刚到日本的张大千,也在努力学习。

他学得很认真,可是有一次,他听见一个日本人用鄙视和讽刺的语气说:

亡国奴的舌头最软,你学会了英语,也是为了将来当奴才用。

这话刺痛了张大千,他无比愤怒地告诉哥哥:

此后,无论走到那里,我都只说四川家乡话。

他这样说,就这样做,张大千果然不再说其他任何语言,只说四川话。

有人问他:

明明会说英语,为什么对外国人还是一口川普?

他说:

为什么要我说外国话,别人不和我说中国话?

从那以后,张大千就成了日本学校最独特的存在,他穿着中国长衫,戴着中国帽子,穿着中国鞋子,说着四川话,一身中国味儿。

特立独行,只做自己,守住自己。

这世间有趣的灵魂很少,我们什么有用学什么,却忘了,一个人最根本的东西,应该是守住自己。

因此,我们不妨读读张大千,他这一辈子,活得真,活得饱满,对待生命,他从不固步自封,而是在其原野上自由驰骋。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张大千:人生只有一次,用喜欢的方式活着

01
1899年,张大千出生于四川内江的书香门第之家,家中世代耕田读书,写诗作画,不争名利。

然而,因为不争,又不善理财,张家也越发没落。

到了张大千的父亲这里,已经不得不去做熬卤煮盐的生意,还因不善经营,赔了个精光,只能挑着竹筐沿街收捡破烂维持生计。

为了生活,张大千的父亲张怀忠,还做过弹棉花、帮人挑水等营生。

可家境还是越发艰难,无奈之际,张怀忠给自己取号“悲生”。

张大千是家里的第八个孩子,他出生的时候,家人已经饿得面黄肌瘦,母亲因为营养不良,没有奶水,张大千饿得每天哇哇大哭。

要不是好心的邻居接济,一家人大眼瞪小眼,还不知道怎么办。

整个童年,张大千都在与饥饿和生存斗争。

三岁的他,看着像别人一岁多的孩子,五岁时候,他就跟着家人上山挖野菜,捡柴。

六岁的时候,他跟着四哥学习认字,先学《三字经》,接着是《百家姓》。

四哥对张大千极其严格,教过的东西必须熟读背诵,否则就打板子。

后来,他又让张大千练字,每天写五大张,少了也打板子。

张大千九岁的时候,迷上了画画。

他刚开始学画,并不是为了当画家,而是为了生活。

母亲帮人刺绣,常常要自己画些图。

张大千学画,是为了能帮上母亲的忙。

但一开始画,张大千就着迷了一样,在家里,用纸笔画;上山打柴、放牛,就用树枝、石块在地上或者石壁上画。
总之,但凡能画的地方,张大千都不放过,但凡能画的时间,张大千都用来画画。

他一天天成长,画也一天天画得更好。

人要活着,为了钱、为了名、为了物质去做事,都没错,但只有真正为了兴趣去努力,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能真正做好,才能真正做得开心。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张大千:人生只有一次,用喜欢的方式活着

02
画家是创造美,而有些创造,需要想象。

而张大千,恰好不缺这份难得的想象力。

有一次,二哥在蓝布上作画,张大千一边帮哥哥磨墨,一边观看哥哥作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