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什么是笔意?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什么是笔意?
原创 与古有缘 与古有缘
碑的灵魂在于什么?核心在于笔毫的运用,在于落笔铺毫!
从书法史的发展过程来看,越发知道手是做什么的?是展示你的性情,你的品味,你的文化底蕴,你的审美偏好,甚至你当时的情绪和思考。
当书法史进入到很整齐的领域,就会发现这是走不通的死胡同,是走不通的,有才华的人就开始搞事情了,比如傅山、王铎,再比如徐渭、何绍基。
徐渭《榴实图》
徐渭多狂,他的画给人的感觉是要往外冲的,但他的笔下却是克制隐忍内敛的。
《五凤二年刻石》
像《五凤二年刻石》这种风蚀的沧桑感是风蚀造成的还是汉人就这样写?我们读帖的时候,不要管它,所谓的笔意就是把眼睛看到的自然界中,你认为的所有美好事物,都可以在书法的线条里表现出来,这就是笔意。
比如王羲之看到鹅的脖子,他觉得很挺拔、很漂亮、很裘劲,就把这种笔法放到他的书写中。
再比如黄庭坚划了个船,行笔如逆水行舟,他觉得这种感觉特别好,我们看看黄庭坚的字,再看看自己的字,劲有没有给上去!
再比如万岁枯藤,什么叫万岁枯藤?不能是生机盎然的藤,而是枯藤,还要是万岁,就是要老、辣、苍!就是要有时间感,让你看起来有苍凉苍凉的气息,这就是笔意的理解。
那做不到笔下有笔意怎么办啊?这时候千万不能在某个单一的技术上挖坑打井,要时而学愚公,时而也要学智叟,有一些东西是要下点功夫的,比如行书的转圈圈,而不是盲目去重复和练习。
艺术拼的是思维方式,是智慧,是品味,自己手上技术越多,眼光越高,见得越多,还有强大的思辨能力,就不会让自己走进到死胡同里面,能有正确对错好歹,是非判断能力,书法其实拼的就是这些。
所以一个书法家多不容易!靠自己把字写得和印刷体一模一样,能成就书法家,几乎门都没有!这就是把自己关进书法之门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