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金句赏析——冠军暂畅释,当不得极踪

(2024-11-22 09:08:34)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金句赏析——冠军暂畅释,当不得极踪




原创 墨以载道 墨以载道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金句赏析——冠军暂畅释,当不得极踪

冠军暂畅释,当不得极踪。

——张芝《冠军帖》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朝代有每一个朝代书法的特点。如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等等。提起汉代,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隶书。然而,在遍布隶书的汉代却出了一位草书的鼻祖,他就是张芝。

张芝是东汉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圣”“草书之祖”。

张芝(?—约192年),字伯英,汉族,敦煌渊泉(今甘肃瓜州县)人。他自幼勤奋好学,痴迷书写,淡泊仕宦,朝廷曾以有道征,他予以谢绝,由此被世人称为张有道。

张芝勤于笔墨,据《晋书·卫桓传》记载:“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临池习字”这一典故便由此而来。

张芝将字字独立、笔画分离的章草,连笔挥毫,改为字字相连、意气承接且变化无穷的今草,上下字之间,字与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贯通一气,字的整体效果十分有气势。其草书源于章草,又别于章草,他省减了章草的点划波磔(即撇捺),连笔飘逸,运笔儒雅飘逸,自成精巧之态。

张芝的草书墨迹流传后世的仅有《冠军帖》,此帖被《淳化阁帖》收存。他还是书法理论的开先河者,曾著《笔心论》5篇,但早已失传。

张芝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并称“书中四贤”。“书圣”王羲之自认为草书不如张芝,狂草大师怀素自谓草书得于“二张”(张芝、张旭),草书大家孙过庭在其《书谱》中称一生将张芝的草书作为蓝本。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著名法学家李志敏评价他:“张芝创造了草书问世以来的第一座高峰,精熟神妙,兼善章今。”

此外,张芝的家族中也有其他人擅长书法。例如他的季弟张昶,是著名的书法家,尤善章草,书类伯英,时人谓之“亚圣”;他姐姐的孙子索靖也在草书上颇有建树,自成一体,与张芝同为汉末魏晋时期草体书写艺术的开拓者。

张芝的书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草体书写形式为后世冠名,开启了书写的千秋功业,推动了草书的发展和汉字书写进入新阶段,充分展示了书写者独具特色的书写风格。其作品体现出的用笔随意、挥洒自如以及对书法创造性风格的追求,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冠军帖》也叫《知汝帖》,此作用笔狂放自由,字型变化万端,气势一泻千里。其字体为草书,亦称“大草”或“狂草”。张芝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将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成为“今草”。

不过,关于《冠军帖》的确切作者历来存在争议,也有观点认为它是王献之或张旭所书。该帖没有墨迹本传世,仅能看到流传拓本,在宋代被收录于《淳化阁帖》。此帖运笔淋漓酣畅,使转法度严谨,点画起止分明,收放有度,点画处的“实”与牵丝的“虚”相得益彰,字势奇崛,振人心神,结字时有巧思,令人叫绝,是书法爱好者练习草书的重要范本。

关于《冠军帖》的创作背景,史料记载非常的少。其内容,也只能依据字面意思进行解释。《冠军帖》的大意是:作者在信中表示知道对方非常忧愁,认为他回来是好的。提到冠军自从入了某地后,就音信全无。而自己生病了,行动不便。一年来,对方以忧愁为由没有出去走走,作者也不知该说什么。况且朋友天各一方,不知何时再能相会。难得对方回来,就别再说忘了,应该再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以前一同游玩的人,现在也没谁陪同了,作者只好多次去虎丘走走,聊以自慰。祖希要出远门,不时来看作者并一起探讨病情,为此也换了几次药。好久没看到奴了,收到来信说他见到了左军弥若,弥若的性情还像往常一样。最后询问对方回来后想去哪里,希望能告知一声。

其中有一句话“冠军暂畅释,当不得极踪”:“冠军”可能指某人,其暂时得以舒畅放松,但却无法追寻到其极致的踪迹。”

附《冠军帖》原文:

知汝殊愁,且得还为佳也。冠军暂畅释,当不得极踪。可恨吾病来,不辨行动,潜处耳。终年经此,当议何理耶?且方友诸分张,不知以去复得一会。不讲忘不忘,可恨汝还,当思更就理。所游迷,谁同故数往虎丘,不此甚萧索。祖希时面因行,药欲数处,看过还议,共集散耳。不见奴,粗悉书,云见左军,弥若临听故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