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位“开国帝王”写的行书,媲美《圣教序》,赵孟頫来了,也要敬让三分!

(2024-11-14 16:07:03)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这位“开国帝王”写的行书,媲美《圣教序》,赵孟頫来了,也要敬让三分!




来源:墨品书法网

早在古代,“琴棋书画”乃富家子弟的必备技能,尤其是王公贵族,自幼获得名师指点,进行系统性、规范化的教学,因此很多帝王的书法水平,要胜过专业书匠,比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徽宗,皆是书坛潮流的“引导者”。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位“开国帝王”写的行书,媲美《圣教序》,赵孟頫来了,也要敬让三分!

除了上述几位,南宋“开国帝王”宋高宗,书法亦是不容小觑,他曾自述“凡五十年间,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笔墨,故晚年得趣,横斜平直,随意所适”。

宋高宗继承宋徽宗的艺术天分,但是2者理念相反,宋徽宗善于创新,开辟“尚意”风潮,鼓励书家创新,而宋高宗痴迷古法,高举“复古”大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位“开国帝王”写的行书,媲美《圣教序》,赵孟頫来了,也要敬让三分!

50年间没有其他事宜,坚持临摹“二王”法帖,最终晚年领悟“自然妙趣”,行笔畅意自如,下笔入神,其实自魏晋之后,继承“王字”风貌的书家,实在寥寥无几,宋高宗是真正“登堂入室”的一位。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位“开国帝王”写的行书,媲美《圣教序》,赵孟頫来了,也要敬让三分!

特别是后期的《行书千字文》,水平媲美《圣教序》,猛然一看,卷中字体舒和灵动、婉转遒劲,质感十分醇厚,极具魏晋的雅士风姿,从细节分析,此作笔笔源自《圣教序》,皆是“二王”笔法的变体。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位“开国帝王”写的行书,媲美《圣教序》,赵孟頫来了,也要敬让三分!

我们拿“成”字举例,结字相似,皆是向左欹侧,左边撇画跟主体之间,留有空隙和布白,营造明朗、虚和之气,起笔多用侧锋,运笔换为中锋。

右边捺笔末尾,不断衄错,具有轻微锯齿状的波动感,不过相比《圣教序》,宋高宗的“成”字更为瘦劲,与下方饱满的字体,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节奏韵律。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位“开国帝王”写的行书,媲美《圣教序》,赵孟頫来了,也要敬让三分!

现代很多学者,忽视宋高宗的传世作品,若想学习“二王”技艺,大多临摹《圣教序》、《快雪时晴帖》等拓本,其实古代名匠,包括现代专家,并不推荐拓本,石碑由刀刻而成,具有呆板的金石气。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位“开国帝王”写的行书,媲美《圣教序》,赵孟頫来了,也要敬让三分!

同时拓本的章法,没有贯通一气的舒畅感,略显刻意、拘谨,《行书千字文》乃墨迹传世,能观察到细节和笔墨感,学到正统“二王”技法,比临摹古人刻本,见成效更快,堪为初学者“必备范本”。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位“开国帝王”写的行书,媲美《圣教序》,赵孟頫来了,也要敬让三分!

据资料记载,赵孟頫出身宋朝宗室,自幼临摹宋高宗作品,从而顿悟古人笔法,之后钻研数十年,却只参透皮毛,足以见宋高宗笔法之精悍。

因此面对此作,哪怕赵孟頫来了,也要敬让三分,时常临摹,可以掌握纯正“八法”,感受魏晋遗风,用笔更加灵活多姿,呈现生动的艺术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