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全包围字的结构规律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全包围字的结构规律
原创 敬亭轩仰 敬亭读书
全包围结构的字有一定的结构规律,主要如下:
一、外框规整
1.
形状方正:全包围结构的字,其外框通常要写得方正。四个边的长度大致相等,角度接近直角,给人一种稳定、端庄的感觉。例如“国”字,外框的形状就非常方正,四边笔直,四个角也比较分明。
2.
笔画均衡:外框的笔画粗细要相对均衡,不能出现一边粗一边细的情况。这样可以保证整个字的重心平稳,视觉上也更加和谐。比如“因”字,外框的笔画粗细一致,使得整个字看起来非常规整。
二、内部紧凑
1.
笔画布局合理:被包围的部分在内部要布局合理,不能过于松散或拥挤。各个笔画之间要有适当的间距,既不能相互粘连,也不能间隔过大。例如“团”字,内部的“才”字笔画分布均匀,与外框之间的距离也恰到好处。
2.
重心居中:内部的部分要尽量保持重心在字的中心位置。这样可以使整个字看起来更加稳定。比如“圆”字,内部的“员”字重心居中,与外框配合得非常好。
三、内外协调
1.
比例协调:外框与内部的部分在大小比例上要协调。外框不能过大或过小,要根据内部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回”字,外框和内部的两个“口”大小比例合适,看起来很舒服。
2.
风格统一:全包围结构的字,外框和内部的笔画风格要尽量统一。如果外框写得比较规整,内部的笔画也应该相对规整;如果外框有一定的书法风格,内部的笔画也要与之相呼应。例如“围”字,外框的笔画较为流畅,内部的“韦”字也写得比较舒展,整体风格统一。
四、书写顺序
1.
先外后内再封口: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时,一般要按照先写外框,再写内部内容,最后封口的顺序。这样可以保证字的结构完整,书写也更加流畅。例如“困”字,先写外面的“口”,再写里面的“木”,最后封口。
2.
注意笔画衔接: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外框与内部笔画的衔接。封口的笔画要与外框的其他笔画自然连接,不能出现生硬的转折。比如“国”字,最后一横要与外框的竖画自然衔接,使整个字看起来更加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