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颜真卿60岁楷书刻本《书马伏波语》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颜真卿60岁楷书刻本《书马伏波语》
颜真卿60岁楷书刻本《书马伏波语》是一幅珍贵的书法作品。颜真卿在唐大历三年(768年)夏四月书写了这幅作品,当时他正在赴抚州上任的途中。这幅作品是他为白云堂道士谭仙岩所写。
颜真卿的这幅作品展现了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尽管在这一时期他的笔法和结字不像《颜勤礼碑》那样老辣,但仍显示出颜体的独特个性。作品中的线条均匀,笔画平缓,端庄典雅,开张自然,被认为是颜体名帖《麻姑仙坛记》的前奏之作。
从整个作品来看,用笔力度沉稳而扎实。每一笔画都像是深深扎根于纸面之上,体现出颜真卿书写时的专注和用力的均匀。这种沉稳的用笔力度,使得字体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仿佛字是立体地呈现于纸上,而不是简单的平面线条组合。例如“之”字的捺画,捺脚处用力下按,而后缓慢提笔出锋,整个捺画的力度变化清晰可见,显示出颜真卿在书写时对力度的精准把握。
作品中的字重心把握十分精准。无论是简单的独体字还是复杂的合体字,都能做到重心平稳。以“人”字为例,一撇一捺的长度和角度搭配得恰到好处,使得整个字在视觉上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再看“过”字这种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辶”与右边的部分相互呼应,高低错落有致,保证了整个字的重心不偏不倚。
作品透露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气韵。这种气韵既源于颜真卿对楷书传统的深入理解和继承,又体现了他个人的艺术修养。从单个字看,每一个字都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充满了生命力。而从整篇作品来看,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氛围。仿佛这些字不是简单地排列在纸上,而是在讲述着一种无声的故事,传达着一种文化内涵和精神境界。这种气韵与颜真卿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自身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
颜真卿在60岁时的这幅作品被描述为“雄浑大气”,体现了他在晚年书法上的成熟和变化。此外,这幅作品也被认为是学习颜体书法的难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