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书坛喜讯!怀素晚年狂草出土,这才是真实的魏晋笔法,让人大开眼界!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书坛喜讯!怀素晚年狂草出土,这才是真实的魏晋笔法,让人大开眼界!
原创 墨品书法网 墨品书法网
我们在学习书法时,会遇到以谁为师、临摹何帖的问题,尤其是草书学习,更是大有文章,值得我们细细探讨。历史上的草书名家,张芝、皇象是第一代“草圣”,王羲之、王献之是行草宗师,而张旭、怀素则是草书的“集大成者”。
他们的字都值得学,如果再选出一位最合适的人,当属怀素了。这是因为草书在唐代完全成熟,跨越了魏晋以来的章草、行草,笔法更加丰富细腻。
而怀素不仅将前辈们的用笔融为一炉,更是从“飞鸟出林”“惊蛇入草”这些自然现象中悟出草书技巧,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李白就写诗称赞他“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当代书法家邱振中认为,怀素之所以能成为“草圣”,是因为他将笔墨、情感和禅意都融入到了书法中,从而达到了“艺”与“道”的完美合一,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无第二人做到的。
怀素传世作品不多,较为知名的有《自叙帖》《苦笋帖》,而最近,他的一件狂草作品出土,此作名为《风流帖》,是他晚年“人书俱老”之作。经过学者考证,这部作品原名《王献之王洽王珣书评》,但它在典籍中多以“风流帖”为名,这一点由于它太过罕见,所以世人不知。
《风流帖》全卷纵30厘米、横460厘米,共62行、338个字,洋洋洒洒、挥毫纵笔,每个字都痛快淋漓,如同开赛车一般。这部作品中,怀素点评王献之、王洽、王珣书风,总结了他们的用笔特点,并在书写时为我们展示了真实的魏晋笔法,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怀素早年取法王羲之,曾临习《二谢帖》,之后跟随邬彤学书,后来又通过颜真卿领悟到了张旭的草法。到了晚年时,怀素的大草已经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风流帖》正是如此,起笔逆锋,衄挫、绞转,行笔中锋,笔画遒劲豪放如屈铁,折钗股、屋漏痕比比皆是。
字与字之间牵丝引带,穿插避让、呼应俯仰,姿态万千。转折处以圆笔为主,力度丰沛。结字因字赋形,奇宕险绝,字迹大小错落,高低、收放对比明显,动势十足。章法疏密、虚实得宜。何绍基点评怀素笔法细腻在张旭之上:“怀素妙处在不见起止之痕,前张后黄(黄庭坚),皆当让素师独步”。
如果我们能把这件作品临摹通透,也就掌握了晋唐正统草法,草书水平自然有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