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八地是见道位,重关。

标签:
书法林家乐生命学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八地是见道位,重关。
来源:慧立 人间佛话
修与悟,是不同的两条路。
修,教下的渐修,天台宗的空假中三观,次第三观。先修后悟,什么时候悟呢?应该是在八地。
悟,禅宗的顿悟,悟也有大有小,天台宗圆教,先悟后修。什么时候不假修证呢?也是在八地,重关。
夫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道,此千圣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论也。然见道岂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开圆解,若依宗门,必直透重关,然后得论修道。否则便为盲修瞎练,不免撞墙磕壁,堕坑落堑矣。(~彻悟禅师)
宗与教,宗门到了后来落入次第,所以就断惑来说也可以相互参照。永嘉大师云:“同除四住,此处为齐”。
悟,一定是断了俱生我执,哪怕一刹那间顿断呢,所以悟是先破了一点根本无明,从识阴这里突破了一个口子,无明突破了,见惑思惑也就被慢慢的转变了,慢慢的转识成智,不断烦恼而成就菩提。烦恼与菩提是一体两面,离开烦恼也没有菩提了,佛法不离世间觉。
把这个参透了以后,明之本心、见之本性的时候,就叫明心见性,见性就成佛啦,叫理即佛。但不是像释迦摩尼佛那样,马上就能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理即佛就是成佛的道理完全明白了,再不受贪、嗔、痴、慢、疑迷惑了,就再不会搞轮回了。
绍云长老:我们问过虚云老和尚:开悟以后,是不是万事大吉了?
禅宗的开悟,破本参是见性(打破第七识,先破俱生我执),见到素法身,相当于隔着门缝看里面。然后悟后修证,破除见惑思惑,也就是三界内的分段生死没有了,分别我执与分别法执没有了,到了重关,登堂入室。重关相当于八地菩萨,(别教的初地,圆教的初住位),无功用道了,正式的见道。八地以后才是修道。俱生法执微细,未断,须地地分除。
【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
又楞严经云。湛入合湛入识边际。又楞伽经云。相生执碍。想生妄想。流注生则逐妄流转。若到无功用地。犹在流注相中。须是出得第三流注生相。方始快活自在。
以九界众生,因三种流,召五住烦恼,感二种生死。五住者,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无色爱住地,见一切住地,无明住地。三种流者,欲流,有流,无明流。前四烦恼,为欲流,有流,感分段生死。无明住地,名无明流,感变易生死。
罗山闲问岩头:『起灭不停时如何?』
头喝曰:『是谁起灭?』山大悟。
无准范颂曰:『起灭不停谁解看,当机一拶透重关,东西总是长安路,荡荡无拘自往还。』
雪峰与岩头至沣州鳌山镇,阻雪。头每日只是打睡,师一向坐禅。一日唤曰:师兄!师兄!且起来!
头曰:作甚么?师曰:今生不著便,共文邃(雪峰名)个汉行脚,到处被他带累,今日到此,又只管打睡。头曰:我将谓你他日向孤峰顶上,盘结草庵,播扬大教,犹有这个语话?
师曰:我实未稳在!
头曰:你若实如此,据你见处,一一道来,是处当为你证明,不是处为你划却。师曰:我初到盐官,见上堂举色空义,得个入处。头曰:此去三十年,切忌举着。又见洞山过水偈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头曰:若与么,自救也未彻在!师又曰:后问德山,从上宗乘中事,学人还有分也无?德山打一棒,曰:道甚么?我当时如桶底脱相似。头喝曰:你不闻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师曰:他后如何即是?头曰:他后若欲播扬大教,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将来与我盖天盖地去!师于言下大悟,便作礼起,连声叫曰:师兄!今日始是鳌山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