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金刚经》精髓,点醒执迷人生”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金刚经》精髓,点醒执迷人生”
原创 行之o 雅句小筑
/壹/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此句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无常与空性。有为法,即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无论是人、事、物还是思想情感,都是暂时存在的幻象,如同梦境中的泡影、清晨的露珠、一闪而过的电光,转瞬即逝,不可长存。
我们应当以这种“如梦幻泡影”的态度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不执着、不贪恋,从而超越生死轮回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贰/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句话直指现象世界的本质——虚妄不实。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
若能穿透这些现象的表面,看到其背后的空性本质,即认识到一切相都是非相(即非实有),那么就能见到如来(即佛性、真理)。
这是通过否定现象世界的真实性,达到对佛性的直接体悟。
/叁/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此句教导我们在修行中要保持心灵的空灵与无挂碍。无所住,即不被任何事物所束缚、所停留,无论是过去的记忆、现在的感受还是未来的期待,都不应成为心灵的羁绊。
只有在这种无住的状态下,才能生出清净、智慧的心。这种心是无私的、无畏的、无碍的,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真相。
/肆/
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这句话强调了时间的无常和心的不可捉摸。它告诉我们,无论是过去的心念、现在的心念还是未来的心念,都是无法把握的。
过去的心念已成过去,无法再回;现在的心念转瞬即逝,难以捕捉;未来的心念尚未到来,无法预知。
因此,我们应当放下对心的执着,不纠结于过去,不忧虑于未来,而是专注于当下,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美好。
/伍/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
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这句话体现了佛法的超越性和灵活性。它告诉我们,佛所说的法并非固定不变的教条或规则,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佛法不可执着于文字相或形式上的规定,而应超越这些表面的东西去领悟其背后的真理。佛法既非法也非非法,即不偏执于任何一端而是中道而行。
这种超越性的智慧使佛法能够适应各种情况变化而又不失其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