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大明王朝1566》中的经典台词,都是箴言!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大明王朝1566》中的经典台词,都是箴言!
原创 职场韬略587 职场韬略智慧
01
“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懂规矩就是最大的本事。”
解读:规矩是什么?规矩就是秩序,就是你我都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
一个人能力素质强,不算本事,因为能力素质强的人多去了;能够争取到展示才华和能力的机会,并以此做出成绩,那才算是有本事。没有平台和机会,任凭你能力素质再强,也只能怀才不遇或者坐上“冷板凳”。
为什么要尊重领导,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非要尊重领导这个人,事实上有的领导也确实不值得尊重,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我们必须要尊重领导手中的权力和资源。
什么是规矩,规矩就是你要尊重领导手中的权力和资源,否则就会受到权力和资源的制裁。
这启示我们:在与领导相处的时候,不能只凭能力素质,也不能只有一腔热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要主动适应领导的思维习惯和行事方式,而不能等着领导来关心和赏识。也就是说,要100%对你跟领导的关系负责。
不管是职场,还是社会,都有其运转的规则,了解、适应甚至利用这些规则,你才能真正谋事成事,并实现个人的发展进步。
02
“做事情,不问能不能做成,要问因不应该做。”
解读:方向和思路对了,即便方式方法不是那么完美,也能达到目的、有所斩获。
比如,作为下属,该不该加强工作中的请示汇报。请示了,汇报了,事情不一定能做成,责任也未必能够规避;但是,从领导的角度来讲,他是希望下属加强请示汇报的。所以,加强请示汇报这个事该做,最起码满足了领导的心理需要。
以此延伸到其他的事情上,也是这个逻辑。很多事情,你不能“一步到位”直接去考虑能不能成,而是要把该想的该做的都想了做了,然后“顺其自然”接受现实的结果。
比如,你想获得提拔晋升,那你就要去走动、去靠拢,这是你必须意识到且应该做的。
从领导的角度来说,他提拔晋升一个人,肯定是从他自身的角度考虑的,能不能支持他工作,能不能分担压力,能不能有更大的利益等等。所以,你该做的就是展示你的价值,你若是不展示价值,那领导就没有理由关照你。
做人做事都应该有这种心态,很多事情是一眼看不到结果的,你不去做,那你根本就没有机会,只有把该做的都做了,才能逐渐看到希望和机会。
03
“圣人的书是用来读的,用来办事百无一用。”
解读,读书学习一定要结合现实,否则书读得再多,也只是读了一些书而已。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所读的很多圣贤书,都要求我们要保持善良,与人为善;但是你会发现,当你遇到小人的时候,当你面对利益纷争的时候,这个道理和逻辑不管用。不是说圣贤书说的不对,而是圣贤书只讲了大原则和一部分。
就拿《资治通鉴》和《史记》来说。同样是田忌赛马,《史记》告诉我们,田忌灵活变通,告诫我们做事不要古板;而《资治通鉴》则告诉我们,凡事要顾全大局,不可锋芒毕露。
所以,读书特别是读圣贤书,不能死板地去读,要对照生活对照实践,辩证地去读。
为什么很多人都感慨,明白了那么多道理,却还过不好自己的生活。其实不是道理有问题,而是我们在对照生活对照实践的时候,没有对照好。就像做人要善良一样,但你不能对谁都善良,一味地善良,那不是善良,只是愚蠢。
其实,谋事成事很多时候不是靠道理的,而是靠利害关系和利弊影响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了解人性读懂人性。
04
“任何人答应你的事都不算数,只有自己能做主的才算数。”
解读:利益会变,形势会变,别人答应你的事情也会变,除非你能占据主动。
在这个社会上,在我们身边,说话不算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有的人是本性善变,就喜欢拿所谓的“漂亮话”忽悠人;而有的人则是迫于现实和无奈,以致于无法兑现诺言。然而,人性有弱点,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谁都有可能变卦。
你看,很多领导坐在台上的时候,摇旗呐喊,不让老实人吃亏,个人关心工作,单位关心进步;可到了现实中以及事上见的时候,却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番模样。
你可以友善,你可以通情达理,但你不能给予别人伤害你的权力,否则就必然会被伤害。
为什么不能对领导掏心掏肺,因为你跟领导是有利益博弈的,当你毫无保留掏心掏肺的时候,你就失去了和领导博弈的资本,那领导想照顾你就照顾你,不想照顾你你也没办法。不掏心掏肺的主要目的,就是自己掌握主动权,随时可以进行博弈。
形势比人强,在这个追逐利益以及随时可能出现冲突的年代,轻信别人的话语,就是幼稚,不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那出现“种种意外”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