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百看不厌米元章,米颠拜石米南宫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百看不厌米元章,米颠拜石米南宫
原创 黑天艺术 连山归藏阁
《古今谭概》
河豚赝本
米元章精于临摹,每借古画,即以临本并还,还使自择,人不能辨其真赝也。杨次翁守丹阳,米过郡,留数日。将去,次翁曰:“今日为君作河豚羹。”其实他鱼,米遂疑而不食。次翁笑曰:“公勿疑,此河豚赝本耳。”
米以临摹夺人书无数。在涟水时,客鬻戴嵩牛图。米借留数日,欲以摹本易之,竟不得。客谓原本牛目中有牧童,摹则无也。子犹曰:造伪工,有时穷。米南宫,输戴嵩。
《遵生八笺》
《红楼梦》
《水浒传》
《遵生八笺》
画家鉴赏真伪杂说
高子曰:“米元章云,好事家与赏鉴家,自是两等家。多资蓄,贪名好胜,遇物收置,不过听声,此谓好事。若鉴赏家,天资高明,多阅传录,或自能画,或深知画意,每得一图,终日宝玩,如对古人,声色之奉不能夺也,名曰真赏。然看画之法,须着眼圆活,勿偏己见,必细玩古人命笔立意委曲妙处,不能潦草涉略。论山有起伏转换,水有隐显源流。林木求其深邃蓊郁,而深浅分明。人物观其睹面凝眸,而顾盼相属。四时之景,要分朝暮阴晴,烟云动荡。花鸟之态,须观欹风含露,宿食飞鸣。次及牛马昆虫,鱼龙水族,无一不取神气生动,天趣焕然笔墨之外,斯不失为真赏。若专以形似取之,则市街贴壁卖画,尽有克肖人物花草猫狗之图,何取于古?且古人之画,岂特不可以形似物迹求也?当无笔迹留滞,方见天趣,如书之藏锋始妙。松雪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应须八法通。”正谓是也。且好画不宜多裱,裱多失神,亦不可洗,更不可剪去破碎边条,当细细补足,令人宝惜古画,岂特宝若金玉?即如宋人去此不远,画之在世流传便少,无论唐时五代,藏画之家,当自检点,不恤勤烦,乃收藏至要。画之失传,其病有五:古画年远,纸绢已脆,不时舒卷,略少局促,即便折损,破碎无救,此失传之一。童仆不识收卷有法,即以两手甲抓画卷起,不顾边齐,以轴干着力紧收,内中绢素碎裂,此失传之二。或遭屋漏水湿,鼠啮猫溺,梅雨霉白,不善揩抹,即以粗布擦摩,逐片破落,此失传之三。或出示俗人,不知看法,即便手托画背,起就眼观,绢素随折,或挂画忽慢,以致堕地折裂,再莫可补,虽贴衬何益?此失传之四。或遭兵火水溺,岁苦流移,此失传之五。有等败落子孙,无识妇女,不知宝藏,堆积朽腐;或儿女痴顽,用笔涂写,或灯下看玩,以致油污透骨;或偶堕烛烧损,或挂当风狂起,吹断刮裂。甚矣!古画难存,类此种种。古人名画,更少对轴。若高尚士夫之画,适兴偶作,天趣生动,人即宝传。何能有对?对高斋精舍,岂容四轴张挂?即对轴亦少雅致。世以无名人画,即填某人款字,深可笑也。画院进呈卷轴,皆有名大家,俱不落款,何必见牛指戴,见马指韩?又岂如《格古论》云:“无名人画,多有佳者。”若云无名决无好画,无名款者,皆御府画也。古有善画花草者,多不落墨,以色点染,自有一种精神生意。又若粉本,即旧人画稿,草草不经意处,乃其天机偶发,生意勃然,落笔趣成,多有神妙,当宝藏之。唐人纸则硬黄短帘,绢则丝粗而厚,有捣熟者,有四尺阔者。宋绢则光细若纸,揩摩如玉,夹则如常。更有阔五六尺者,名曰独梭纸,用鹄白澄心堂居多。宋画迄今,其丝性消灭,更受糊多,无复坚韧,以指微跑,则绢丝如灰堆起,表里一色。若今时绢素,以药水染旧,无论指跑丝丝露白,即刀刮亦不成灰。此古今绢素之辨,似不容伪。又如元绢,有独梭者,与宋相似,有宓家机绢皆妙。古画落墨着色,深入绢素,矾染既多,精采迥异。其花草红若初晹,绿如碧瑱,粉则腻滑如玉,黑则点墨如漆。伪者虽极力摩拟,而诸色间有相似,惟红不可及。且求其入绢深厚,则不能矣,神采索然。又如古人之画,愈玩愈佳,笔法圆熟,用意精到,以人趣仿模物趣,落笔不凡,而天趣发越。今人之画,人趣先无,而物趣牵合,落笔粗庸,入眼不堪玩赏,何用伪为?宋人临摹唐朝五代画片,神采如出一手,秘府多宝藏之。今人临画,惟求影响,多用己意,随手苟简,虽极精工,先乏天趣,妙者亦板。近如吴中莫乐泉临画,亦称当代一绝。我朝名家,可宋可元者,亦不乏人。高品如文衡山、沈石田、陈白阳、唐伯虎、文汶水、王仲山、钱叔宝、文伯仁、顾亭林、孙雪居、沈青门,风神俊逸,落笔脱尘,或隶或行,各有天趣。元之二赵、王黄,可与并美。如戴文进工山水人物神像,雅得宋人三昧,其临摹仿效宋人名画,种种逼真。其生纸着色,开染草草,效黄子久、王叔明等画,较胜二家。如商喜、李在、周东村、仇十洲,山水人物之妙,上轶宋人刘范诸辈。又如边景昭、吕廷振、林以善、张秋江、沈士容、王牧之、陈宪章、俞江村、周少谷辈,花鸟竹石,亦得宋之徐黄家法。他如谢廷循、上官伯达、金文鼎、金汝清、姚公绶、王孟端、夏仲昭、王舜耕、陈大章、许尚文、吴伟、苏致中、叶原静、谢时臣、朱子朗、朱鹿门、夏葵、夏芷、石锐、倪端诸辈,皆我明一代妙品。士夫画家,各得其趣。若郑颠仙、张复阳、锺钦礼,蒋三松、张平山、汪海云,皆画家邪学,徒逞狂态者也,俱无足取。
《夜航船》
米南宫
米芾字符章,天姿高迈。初见徽宗,进所画《楚山清晓图》,大称旨。枯木松石,时出新意,然传世不多。其子友仁,字符晖,能传家学,作山水,清致可掬,成一家法。
《夜航船》
西园雅集十六人
苏东坡、王晋卿、蔡天启、李端叔、苏子由、黄鲁直、晁无咎、张文潜、郑靖老、秦少游、陈碧虚、王仲至、圆通大师、刘巨潜,李伯时画《西园雅集图》,而米元章书记其上。
《齐东野语》
子固类元章
诸王孙赵孟坚字子固,号彝斋,居嘉禾之广陈。修雅博识,善笔札,工诗文,酷嗜法书。多藏三代以来金石名迹,遇其会意时,虽倾囊易之不靳也。又善作梅竹,往往得逃禅、石室之妙,于山水为尤奇,时人珍之。襟度潇爽,有六朝诸贤风气,时比之米南宫,而子固亦自以为不歉也。东西薄游,必挟所有以自随。一舟横陈,仅留一席为偃息之地,随意左右取之,抚摩吟讽,至忘寝食。所至,识不识望之,而知为米家书画船也。
庚申岁,客辇下,会菖蒲节,余偕一时好事者邀子固,各携所藏,买舟湖上,相与评赏。饮酣,子固脱帽,以酒发,箕踞歌《离骚》,旁若无人。薄暮,入西泠,掠孤山,舣棹茂树间。指林麓最幽处瞪目绝叫曰:"此真洪谷子、董北苑得意笔也。"邻舟数十,皆惊骇绝叹,以为真谪仙人。
异时,萧千岩之侄滚,得白石旧藏五字不损本《禊叙》,后归之俞寿翁家。子固复从寿翁善价得之,喜甚,乘舟夜泛而归。至之卞山,风作舟覆,幸值支港,行李衣衾,皆淹溺无余。子固方被湿衣立浅水中,手持《禊帖》示人曰:"《兰亭》在此,余不足介意也。"因题八言于卷首云:"性命可轻,至宝是保。"盖其酷嗜雅尚,出于天性如此。后终于提辖左帑,身后有严陵之命。其帖后归之悦生堂,今复出人间矣。噫!近世求好事博雅如子固者,岂可得哉!
《日知录》
北齐赵仲将学涉群书,善草隶,虽与弟书,字皆楷正。云:“草不可不解,若施之于人,似相轻易,若与当家中卑幼,又恐其疑,是以必须隶笔。”唐席豫性谨,虽与子弟书疏及吏曹簿领,未尝草书。谓人曰:“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或曰:“此事甚细,卿何介意?”豫曰:“细犹不谨,而况巨邪!”柳仲郢手抄《九经》、《三史》,下及魏、晋、南北诸史,皆楷小精真,无行字。宋刘安世终身不作草字书,尺牍未尝使人代。张观平生书必为楷字,无一行草,类其为人。古人之谨重如此。《旧唐书》:“王君廓为幽州都督,李玄道为长史。君廓入朝,玄道附书与其从甥房玄龄,君廓私发之,不识草字,疑其谋己,惧而奔叛。玄道坐流隽州。”夫草书之衅乃至是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