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宋代┊米芾《德忱帖》高清大图+德忱帖翻译全文释文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宋代┊米芾《德忱帖》高清大图+德忱帖翻译全文释文
来源:雅墨客
米芾的《德忱帖》,这是一件极具艺术价值的书法作品,它不仅是米芾草书九帖中的佳作,更是他晚年成熟书风的典范。此帖以纸本为载体,行草书体书写,其尺寸纵25.4厘米,横78.6厘米,现被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德忱帖》从头至尾气韵流畅,下笔如飞,展现了米芾在草书领域的卓越造诣。他的笔触痛快淋漓,点画之间既有苍劲之力,又不失灵动飘逸,使得整幅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正是米芾晚年书法成熟的重要标志。
此外,《德忱帖》作为致葛德忱的书札,也反映了米芾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这封信札,我们可以感受到米芾作为一位书法家的真挚情感和坦荡胸怀。
法帖释文:五月四日,芾启:蒙书为尉(通慰),审道味清适。涟,陋邦也,林君必能言之。他至此见,未有所止,蹄涔不能容吞舟。闽氏泛海,客游甚众,求门馆者常十辈,寺院下满,林亦在寺也。莱去海出陆有十程,已贻书应求,倘能具事,力至海乃可,此一舟至海三日尔。海蝗云自山东来,在弊邑境,未过来尔。御寇所居,国不足,岂贤者欲去之兆乎?呵呵!甘贫乐淡,乃士常事,一动未可知,宜审决去就也。便中奉状。芾顿首。葛君德忱阁下。
【1】五月四日,芾启:蒙书为尉,审道味清适。
【2】涟,陋邦也,林君必能言之。他至此见,未有所止,
【3】蹄涔不能容吞舟。闽氏泛海,客游甚众,求
【4】门馆者常十辈,寺院下满,林亦在寺也。莱
【6】力至海乃可,此一舟至海三日尔。海鳇云自山,
【7】东来,在弊邑境未过来尔。御寇所居,国不
【8】足,岂贤者欲去之兆乎?呵呵!甘贫乐淡,乃
【9】士常事,一动未可知,宜审决去就也。便中奉状。芾
【10】顿首。葛君德忱阁下。
描述米芾创作《德忱帖》时的具体情景
在深入探索米芾创作《德忱帖》的具体情景时,我们可以将画面拉得更近,更加细腻地感受他的创作瞬间。
那是一个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米芾那古朴而雅致的书房内。书房内,除了书卷与笔墨,还摆放着几件他心爱的文玩,每一件都透露出主人的品味与雅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晨露的清新,让人心旷神怡。
米芾身着一袭宽松的唐服,衣袂飘飘,仿佛从古代走来的文人墨客。他站在书案前,目光深邃而专注,仿佛正在与内心深处的灵感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案头,一块上好的端砚静静地躺着,旁边是一小盅刚刚研磨好的墨汁,黑亮如镜,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在创作之前,米芾或许已经在心中默默构思,反复推敲着每一个字句。他深知,这幅作品不仅是对友人德忱的敬仰与感激之情的表达,更是自己书法艺术的一次重要展示。因此,他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与懈怠。
终于,他提起毛笔,轻轻地蘸取了墨汁。那一刻,他的心情变得异常平静而专注。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地将笔锋落在宣纸上。随着笔锋的舞动,一个个生动的字符开始跃然纸上。他的笔触时而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时而如山峰般挺拔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生命力和韵律感。
在创作的过程中,米芾仿佛与友人德忱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倾诉着对友人的敬仰与感激之情,表达着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与热爱。他的心情随着笔触的起伏而波动着,时而激昂澎湃,时而温婉细腻。
随着时间的推移,米芾的笔下逐渐呈现出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德忱帖》。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更传递了他对友人的真挚情感与敬仰之情。当最后一笔落下时,他轻轻地放下毛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