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黄檗禅师的心法
(2024-08-27 10:51:59)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黄檗禅师的心法
来源:人间佛话
问:如何是佛?
师云:即心是佛,无心是道。但无生心动念、有无长短、彼我能所等心,心本是佛,佛本是心,心如虚空,所以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不用别求,有求皆苦。设使恒河沙劫行六度万行,得佛菩提,亦非究竟。何以故?为属因缘造作故,因缘若尽,还归无常。所以云,“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但识自心,无我无人,本来是佛。
问:圣人无心即是佛,凡夫无心,莫沉空寂否?
师云:法无凡圣,亦无沉寂。法本不有,莫作无见;法本不无,莫作有见。有之于无,尽是情见,犹如幻翳。所以云,“见闻如幻翳,知觉乃众生”。祖师门中只论息机忘见,所以忘机则佛道隆,分别则魔军炽。
问:心既本来是佛,还修六度万行否?
师云:悟在于心,非关六度万行。六度万行尽是化门接物度生边事。设使菩提、真如、实际、解脱、法身、直至十地、四果圣位,尽是度门,非关佛心,心即是佛,所以一切诸度门中,佛心第一,但无生死烦恼等心,即不用菩提等法。所以道,“佛说一切法,度我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从佛至祖,并不论别事,唯论一心,亦云一乘。所以十方谛求,更无余乘。“此众无枝叶,唯有诸真实”,所以此意难信,达摩来此土,至魏梁二国,只有可大师一人密信自心,言下便会即心是佛。身心俱无,是名大道。大道本来平等,所以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所以云,“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
云:若如此十方诸佛出世,说于何法?
师云:十方诸佛出世,只共说一心法,所以佛密付与大迦叶。此一心法体,尽虚空遍法界,名为诸佛理。论这个法,岂是汝于言句上解得他?亦不是于一机、一境上见得他,此意唯是默契得。这一门名为无为法门,若欲会得,但知无心、忽悟即得。若用心拟学取,即转远去。若无歧路心、一切取舍心,心如木石,始有学道分。
云:如今现有种种妄念,何以言无?
师云:妄本无体,即是汝心所起。汝若识心是佛,心本无妄,那得起心更认于妄?汝若不生心动念,自然无妄。所以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云:今正妄念起时,佛在何处?
师云:汝今觉妄起时,觉正是佛。可中若无妄念,佛亦无。何以如此?为汝起心作佛见,便谓有佛可成;作众生见,便谓有众生可度。起心动念,总是汝见处;若无一切见,佛有何处所?如文殊才起佛见,便贬向二铁围山。
云:今正悟时,佛在何处?
师云:问从何来?觉从何起?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何处觅佛?不可更头上安头,嘴上加嘴。但莫生异见,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总不出汝心,三千世界,都来是汝个自己,何处有许多般?心外无法,满目青山。虚空世界皎皎地,无丝发许与汝作见解,所以一切声色,是佛之慧目。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为物之故,有其多智。终日说何曾说,终日闻何曾闻,所以释迦四十九年说,未曾说着一字。
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乃住,更无可修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秖是历劫柱受辛勤耳。
纵使三秖精进修行历诸地位,及一念证时,只证元来,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却观历劫功用,总是梦中妄为。
故如来云:“我于阿耨菩提实无所得,若有所得,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
世人不悟,秖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故学道人唯认见闻觉知施为动作,空却见闻觉知,即心路绝无入处,但于见闻觉知处认本心。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闻觉者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世人闻道,诸佛皆传心法,将谓心上别有一法可证可取,遂将心觅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将心更求于心,历万劫终无得日。不如当下无心,便是本法,如力士迷额内珠向外求觅,周行十方终不能得,智者指之当时自见本珠如故。
黄檗禅师: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
禅宗,要达到真正的无心,是不容易的,各种的贪嗔痴慢疑,我慢的心最障道,细一些的烦恼不容易发现,所以第一步还是要认真的观心,保持觉知,有正念在,
知幻即离就是实修,一切不住,莫于见闻觉者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著,
落入无记空怎么办呢?
问:圣人无心即是佛,凡夫无心,莫沉空寂否?
师云:法无凡圣,亦无沉寂。法本不有,莫作无见;法本不无,莫作有见。有之于无,尽是情见,犹如幻翳。所以云,“见闻如幻翳,知觉乃众生”。祖师门中只论息机忘见,所以忘机则佛道隆,分别则魔军炽。
无心,是不住,需要很多年的练习才能不住心念,“无求无著”这四个字就是秘诀,但是做起来很难,
知觉乃众生,众生就是这个心,前七识有情众生,生命,但是无心也并不是把生命给灭了,而是不住,空有都不住,无心恰恰用,恰恰用无心,什么五蕴,八识也都不用费劲儿去破除,
歇下一切有为的功用,心不再造作,不再定义什么也不被外面的定义束缚,平常心,有觉性的活着,
真正的爱,是尊重,是信任,是不把控,是不干涉,是不带目的,亦不带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