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宋】米芾《吴江舟中诗》(1082)

(2024-08-25 16:00:37)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宋】米芾《吴江舟中诗》(1082)





原创 深圳张庆 米芾研究

【编者按】网间一直流传米芾《吴江舟中诗》书写时间为米芾晚年力作,本文作者经过考证纠正为元丰五年(1082)米芾赴任杭州时所作。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宋】米芾《吴江舟中诗》(1082)

米芾融欧成熟之作

  《吴江舟中诗》纸本,五言古诗,大字行草书手卷,共四十四行,每行一到五字不等,曾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是米芾现存不多的几件墨迹大字中最早的作品。

   《吴江舟中诗》为米书名品,曹先生以其书法风格“犹多长沙习气”,以及“莺窦湖”乃“莺脰湖”,将其视为元丰五年(1082)入刘庠幕未成后漫游之作。既然是元丰五年(1082)之作,会不会有些赴杭时间的线索呢?

   笔者依此细审该作诗文,又有新的发现,转录全文如下:

    昨风起西北,万艘皆乘便。今风转而东,我舟十五纤。力乏更雇夫,百金尚嫌贱。舡工怒斗语,夫坐视而怨。添槹亦复车,黄胶生口咽。河泥若祐夫,粘底更不转。添金工不怒,意满怨亦散。一曳如风车,叫啖如临战。旁观莺窦湖,渺渺无涯岸。一滴不可汲,况彼西江远。万事须乘时,汝来一何晩。朱邦彦自秀寄纸,吴江舟中作,米元章。

   由诗文落款知米芾作于吴江舟中,又言“旁观莺窦湖”,其时米芾舟行于莺脰湖畔,具体地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昨风起西北,万艘皆乘便。今风转而东,我舟十五纤。”昨天西北风“乘便”顺江而下,然后今日又遇转向的东风逆行。查看北宋两浙路地图,可以看到出苏州至莺脰湖,运河原先由北南走向,突然向东南转了近九十度(下图红圈),运河这段转弯路程与该诗描述风向完全吻合。故可知米芾此时向东南而行。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宋】米芾《吴江舟中诗》(1082)

   而浙江“处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区,风向的季节变化很明显。冬季,处于蒙古高压的东南方,各地盛行偏北风,风力较强。”这亦与米芾《吴江舟中诗》中的描述吻合。

   诗又云:“一滴不可汲,况彼西江远。万事须乘时,汝来一何晩。”“西江”乃指米芾赴临桂时曾经过的广东西江,暗喻事有远不可及者。米芾随后话锋一转:万事乘时,何晚之有?这不正是米芾赴杭州任途中,对金陵从事未成,而“乘时”获得杭州推官,心中感慨的真实写照吗?

   《吴江舟中诗》具体成书时间应该在元丰五年(1082)冬季,故米芾获得杭州推官也就在此之前不久。米芾在元丰五年(1082)春夏漫游之后,先是到达润州,借居甘露寺,待至冬季西北风起,顺风而行,赴杭州任。

   米芾《自叙帖》描述自己幼年初学颜柳,后转学欧,再学褚遂良。尽管在其手帖中还曾描述十岁写碑刻,人谓有李邕笔法。但在米芾赴杭州之前的作品中,无论是桂林伏波山还珠洞题刻,还是浯溪碑林米芾题刻,展现的仍是极为突出的欧氏风味。犹其在长沙时深受欧阳询影响,米芾在《宝章待访录》和《书史》里两次提到欧书“笔力险劲”,可见其深深被欧阳询所折服。通览米芾长沙时所作墨迹,其字法无不带有欧体中宫紧结、外形竦削的险峻之势。在米芾前往杭州途中,过山阳还于钟离景伯处获得欧阳询《庾亮帖》,可证此时米芾对欧字迷恋之深。

   《吴江舟中诗》成于米芾赴任途中,可以说这件作品是米芾对此前所学的一次全面总结。从作品可以明显的看出,用笔以及字法结构,保留了米芾长沙时期的学欧特征。同时此件作品也充分显示了米芾高超的控笔能力,以及在章法安排上极尽变化手段,如:手卷形式里各行之间字的大小、笔画粗细、字的重心倾侧排列等等变化。能够感受到米芾用尽心思,刻意安排。书体以行书为主,参以草书,则反映出米芾此前对唐草的关注,也是其崇唐的最后阶段。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宋】米芾《吴江舟中诗》(1082)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宋】米芾《吴江舟中诗》(1082)

作者简介:

张庆,字善哉,1969年生,斋署蒲盦、必有余斋,安徽无为人,客居深圳。书法师从阮良之、曹宝麟和潘良桢等三位先生,擅长米芾书法,长期致力于米芾研究,同时对两宋史学有所涉猎。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巿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曹宝麟书法工作室精英班成员、函三楼书法研习班成员、阮良之书法工作室成员、深南道书画艺术群落成员、深圳市福田区华君艺术馆馆长。

学术成果:

《米芾(成伯公帖)考》刊于《书法研究》2017年第4期。

《米芾与黄诰交游考》刊于《书法研究》2020年第1期。

《宋拓〈英光堂帖〉四帖考析》刊于《书法》2020年第11期。

《米芾〈谢公帖〉五件赞跋书考析》编入《深圳市福田区群众文化理论研讨作品集2019-2020》。

《米芾<三吴帖>本事索隐》刊于《中国书法》2021年第3期。

《米芾<捕蝗帖>墨迹为清初临本研究》刊于《书法硏究》2021年第2期。

《米芾宦历行踪考斠五则》刊于《书法报》2021年第24期(理论专刊)。

《米芾五帖为米友仁代笔考辨》刊于《中国书法》2022年第4期。

《王旉生平与米芾两题》参加纪念漆侠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宋史研讨会(2023年8月)。

《王旉生平考》刊于《逸境》2023年第3期。

《<蜀素帖>董其昌三跋里的秘密》刊于《逸境》2023年第3期。

《新见<宋拓松桂堂帖>考论》收入上海书画出版社《宋拓松桂堂帖传世两种合编》2023年11月。

《丕变之初:米黻官杭书迹与交游》入选《首届“中国书学 之江论坛”两宋书法学术研讨会》2023年11月。

《宋拓<松桂堂帖>综考》刊于《书法》2024年第一期。

《<颜柳白米四家法帖>米帖考订》待刊。

《米芾<郡官帖>再探》待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