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书谱》草书特训——五种技法,八个笔法特点

(2024-08-21 21:02:02)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书谱》草书特训——五种技法,八个笔法特点




来源:墨语亭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书谱》草书特训——五种技法,八个笔法特点

行草书学习中,《书谱》是必须要用心研究的。

一是可以给我们提供最扎实的基本技术训练,掌握断、连、方、圆、轻、重、曲、直、铺豪、聚豪等等技法;

二是墨迹本,这一点,如果与各种版本的《十七帖》对照,会感觉到墨迹的重要,刀刻的东西会在用笔细节上损失极多;

三是最接近王羲之,拿《书谱》与那些王羲之的摹本相比,会有这样的感受。书法史上,在用笔环节,即使是对王羲之下了极大功夫的赵孟頫,也是不及孙过庭更接近王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的用笔技术练习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更有效率地体验、把握这些草书基础技术。

1、方笔练习,如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书谱》草书特训——五种技法,八个笔法特点

2、沉实笔画练习,如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书谱》草书特训——五种技法,八个笔法特点

3、轻灵笔画练习,如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书谱》草书特训——五种技法,八个笔法特点

4、各种弧线练习,如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书谱》草书特训——五种技法,八个笔法特点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书谱》草书特训——五种技法,八个笔法特点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书谱》草书特训——五种技法,八个笔法特点

5、笔画筋节搭接练习。如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书谱》草书特训——五种技法,八个笔法特点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书谱》草书特训——五种技法,八个笔法特点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书谱》草书特训——五种技法,八个笔法特点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书谱》草书特训——五种技法,八个笔法特点

《书谱》笔法八个特点

《书谱》笔法八个特点,需要注意!

孙过庭的用笔非常丰富,有中锋、侧锋、逆锋、露锋、搭锋,还有破锋。孙过庭的用笔当中,以中锋取劲为主,以侧锋取妍为辅,以露锋纵其神为主,以藏锋包其气为辅;方圆并用,圆笔中见柔美,方笔中见刚健;流畅中求精微,精微中求变化,处处体现出质朴、自然之美。兹从以下八个方面详细论述。

01/干净利落,用笔精熟

其下笔不犹豫,如 有停滞,便成“墨猪”, 笔画也难见其精神,如焦 竑云:“余谓《书谱》, 虽运笔烂熟,而中藏轨法。” “爽利”的前提是对笔法、结体了然于胸,非常娴熟才能大胆落笔,准确表达,说明孙过庭对王字的了解 程度,只有对“二王”法度精准把握才能如此自信书写。古人云:“落笔喜急速,议者病之,要是其自得趣也。”

02/主次分明,对比强烈

《书谱》是小草的代表作, 牵丝映带较多,主干笔画写得较重,笔画连带牵丝写得较 细较轻。笔画粗细对比强烈,有些笔画完全铺毫书写, 有 些笔画用笔尖书写。

03/中侧兼施

中侧锋线条具有差异,侧锋线条妍 美飘逸;中锋线条厚实劲挺。很多起笔要用侧锋,有 些较粗笔画运用侧锋写出,行笔以中锋为主。

04/方圆并用

转折、起收笔均有方圆变化。

05/偶带章草的笔意,笔画末端带有波挑

平捺写法带有章草的特征;部分钩画也带有章草的特征。

06/使转笔形

草书中使转代替了很多笔画,一气 呵成进行书写,注意使转过程中的如“竹节式”分段变化。使转是草书的重要特征, 以 “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

07/单元用笔

单个字之间是靠每一个单元的“弹性”点画及其点画之间具有张力的“弹性”组合 来实现的。落笔较快,在调整笔尖后,其运行稍缓,而到 收笔处又是以“取势”或“蓄势”的动作,并引向或跳跃 到下一个笔画的,由此连带出的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 也是在“弹性”的用笔下的相互配合与照应。

08/运用节笔

这种特殊用笔表现在书写时因手位 的原因,书写某一笔画时无法连续书写出现短暂的停顿, 而再生一笔。原来很粗的笔画突然变得很细,并且只与笔 画上面部分连接,这种笔法称为节笔。有些出现跳跃性用 笔,也称弹跳笔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书谱》草书特训——五种技法,八个笔法特点

人物介绍:

孙过庭

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孙过庭(646年-691年),字虔礼,杭州富阳(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一作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著有《书谱》2卷,已佚。今存《书谱序》,分溯源流、辨书体、评名迹、述笔法、诫学者、伤知音6部分,文思缜密,言简意深,在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许多论点,如学书三阶段、创作中的五乖五合等,对后人仍有意义。有墨迹《书谱》传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