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2024-08-08 16:01:54)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原创 上阳台主人 阿斑诗书画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骨;或折挫槎枿,外曜峰芒。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似。况拟不能似,察不能精,分布犹疏,形骸未捡。跃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之态,未睹其妍;窥井之谈,已闻其丑。纵欲搪突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羲献,诬罔锺张,安能掩当年之目,杜将来之口!慕习

有的纵横争折,锋芒外露。玩味一件书法,一定要尽量精细;摹拟一件书法,一定要力求酷似。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布局上傻大稀松,结字上不合规范,那就没救了。在书法里面常常有泉水响叮咚的节奏,有的人偏偏看不出来。他们一张臭嘴,井底之蛙一般的言论就让人崩溃。他们贬低圣贤,把锺、张、羲、献完全不放在眼里,仿佛这样做就抬高自己身段一样。恶毒的手段,怎么可能掩盖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之辈,尤宜慎诸。至有未悟淹留,偏追劲疾;不能迅速,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翻效迟重。夫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致。

人们的眼睛?怎么能够堵住后来学者的议论!钟情书法的人,尤其应该甄别这些恶俗表演、江湖习气。再说说迟速的问题。有的人还没学会停顿和提按,偏要追求速度和力量;有的人不能够笔走龙蛇,干脆将错就错,一味求慢。快,也是一种享受,龙跳天门使人振奋;慢,也是一种享受,虎卧凤阙引人遐思。如果在笔走龙蛇之中,刻意慢下来,改变一下节奏,那将是非常赏心悦目。但是一味地求慢,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将反其速,行臻会美之方;专溺于迟,终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爽绝伦之妙。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因迟就迟,讵名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赏会?非其心闲手敏,难以兼通者焉。假令众妙攸归,务存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骨气;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亦犹枝干扶疏,凌霜雪而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弥劲;花叶鲜茂,与云日而相晖。如其骨力偏多,遒丽盖

终究无法体会美妙绝伦的感觉。能快而不快,那叫淹留之美;不能快,然后就索性迟缓顿塞,这怎么能称得上欣赏和会心呢?心闲手敏,这是对书法创作者的一个基本要求,否则难以达到王羲之的兼通境界。再说说骨气的问题。如果要达到至臻至善,一定要讲求骨气。有了骨气,再加上力量和苍润,嘿,就好像苍劲的虬枝,越是浸透霜雪,越是生冷蹭倔。也好比鲜艳的花叶,与云日映衬,更加娇艳多姿。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少,则若枯槎架险,巨石当路,虽妍媚云阙,而体质存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焉。若遒丽居优,骨气将劣,譬夫芳林落蕊,空照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灼而无依;兰沼漂萍,徒青翠而奚托。是知偏工易就,

如果字的骨力太多,遒丽太少,就如同干硬干硬的老木头架在险处,也好比整块整块的巨石挡在路中——虽然不怎么好看,但还真确、实用;

如果婉丽太多,骨气太少,就如同芳林里落下的细蕊,凄美而无依;

又好似池沼中漂浮的碎萍,青翠但无根。由此可知,单方面追求妍美或者骨力容易做到,整体上二者相得益彰就太难得了。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尽善难求。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便以为姿:质直者则径侹不遒;刚佷者又倔强无润;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矜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躁勇者过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蹇

再说说性格的问题。即使我们都学习同一家书法,也会演变成不同的样貌,也会随着各自的性情,显示出不同的风格:耿介之人,劲挺平直而乏遒丽;刚强之人,倔强峻拔而乏圆润;矜持之人,用笔拘束;浮滑之人,背离规矩;温和之人,笔画绵软;急躁之人,粗率急迫;狐疑之人,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钝;轻琐者淬于俗吏。斯皆独行之士,偏玩所乖。《易》曰:“观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况书之为妙,近取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诸身。假令运用未周,尚亏工于秘奥;而波澜之际,已濬

凝滞生涩;迟缓之人,困惑迟钝;琐碎之人,俗吏习气。这些都是有偏执倾向的人,他们的书法因性格缺陷而背离规范。《易经》上讲,观天文,以探求时序变化;观人文,以教化天下百姓。何况书之妙道,往往就近取法于对自身的省察。如果笔法运用还不够周密完善,那就要从自身性格上查找原因。而一旦融会贯通,那就会从你那美好的心灵里生发出无限丰富的笔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发于灵台。必能傍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铸虫篆,陶均草隶。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音之迭起,感会无方。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

书法创作,就是要让点画线条充满志趣性情,起收行藏体现自然之道。

要数体并入,要融合虫书、篆书的各种奇妙,也要凝聚草书、楷书的丰富韵致。就如同五材并用,可以塑造各式各样的美妙器物;又好比八音迭奏,能够呈现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写着写着,如果碰上笔画相同或相似,要让它们形态各异;如果碰上一堆一堆的点,也要让它们异彩纷呈。

一个点写下去,那就是整个字的准则,一个字写下去,那就是整幅书法的准则。字与字之间可以有对立,也要有统一。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无失,违锺、张而尚工。譬夫绛树、青琴,殊姿共艳;隋殊、和

结体彼此和谐,又不能完全一致。淹留的笔画,不能让人感到迟缓难受;

劲速的笔画,又不能让人感到平滑轻浮;燥笔中间,要有苍润;浓墨中间,要有枯涩;使转之间要离方遁圆,不能做作,不能有几何图形的呆板;要有丰富的对比:或张扬外露,或低调内敛,或一派神行,或藏锋敛锷,极尽形态变化于笔端,融合自我感受在纸上;心手相应,忘掉规则。这样,就可以不完全因袭羲之、献之的法则,而又不失法则;不刻意模仿锺繇、张芝的规范而又尽得规范。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璧,异质同妍。何必刻鹤图龙,竟惭真体;得鱼获兔,犹恡(吝)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筌蹄。闻夫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论于淑媛;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龙泉之利,然后议于断割。语过其分,实累枢机。

优秀的书法作品之间,风格千差万别。就像倾国倾城的美女和稀世珍藏的珠宝一样,哪能够面貌相同呢?原本已经非常好的材质,何必要雕刻上仙鹤、描画出神龙,反而变得俗不可耐?捞到了大鱼、打到了兔子,又何必要吝惜捕获的器具呢?好像听说过啊,家里有南威那样的美人,才可以品评名媛淑女;有龙泉(龙渊)那样的宝剑,才能够评论历代名剑。曹植这话说得也太过分了,实际上阻碍了人们阐发议论的思路,我们要有自信,不要被这样夸大的言辞吓到。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吾尝尽思作书,谓为甚合,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其中巧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翻被嗟赏。既昧所见,尤喻

我曾倾尽心力来写书法,像献之一样自以为写得很不错。遇到世称有鉴赏能力的人,就拿出来向他请教。我认为写得精巧绝伦的地方,人家却全不留意;我认为写得比较失误的地方,反倒被他赞叹不已。面对所见到的作品,这样的“鉴宝专家”井不能分辨出其中的优劣,仅凭传闻听到的谁是名人,就装出鉴宝的样子评说一通,搞揣骨听声兼耳鉴的那一套骗人把戏。

有的竟依仗着年龄大、地位高,随便非议和讥讽。我于是就用上好的绫绢来书写,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所闻;或以年职自高,轻致陵诮。余乃假之以湘缥,题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之以古目:则贤者改观,愚夫继声,竞赏豪末之奇,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罕议峰端之失。犹惠侯之好伪,似叶公之惧真。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是知伯子之息流波,盖有由矣。夫蔡邕不谬赏,孙

题上古人的名目。结果呢,那些号称有见识的人,看到后立马改变了看法。那些不懂书法的人,也随声附和,竞相赞赏笔墨的奇妙,很少谈到书写的失误。就像惠侯那样喜好赝品,如同叶公那样惧怕真龙。于是可知,伯牙断弦不再弹奏,那也是有缘故的。蔡邕对音色的鉴赏从来不会失误,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阳不妄顾者,以其玄鉴精通,故不滞于耳目也。向使奇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音在爨,庸听惊其妙响;逸足伏枥,凡识知其绝群,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则伯喈不足称,良乐未可尚也。至若老姥遇题扇,初怨而

伯乐对于平庸的马儿从来不上眼,原因就在于他们具有真才实学和鉴定能力,所以并不限于寻常的耳闻目睹。假如,好的琴材被放进灶膛烧了,听力平庸的人也会为其发出妙音而叹息;千里马伏卧厩中,没有鉴定能力的人也能够看出它的与众不同。那么蔡邕就不值得赞赏,伯乐也无须推崇了。至于王羲之为卖扇老妇题字,老妇起初是埋怨,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后请;门生获书机,父削而子懊,知与不知也。夫士屈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于不知己而伸于知己,彼不知也,何足怪乎?故庄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子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老子云:“下士闻

后来又请求;一个门生获得王羲之在案几上的题字,竟被其父亲刮掉,使门生懊恼不已。这都是懂与不懂书法的缘故。一个士人,往往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打压,在了解自己的人那里获得施展。人家不了解你,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上阳台主人:陈子昂啊,你说对不对呢?)

所以庄子说,清晨出生而日升则死的菌类,不知道一天有多长;夏生秋死的蟪蛄,不知道一年有多长。老子说,无知识的人听说讲道,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道,大笑之。不笑之,则不足以为道也。”岂可执冰而咎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夏虫哉!自汉、魏以来,论书者多矣,妍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蚩杂楺,条目纠纷。或重述旧章,了不殊于既往;或苟兴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新说,竟无益于将来。徒使繁者弥繁,阙者仍阙。今撰为六

便会失声大笑,倘若不笑,也就不足以称为道了。怎么以拿着冰雪,去指责夏天的虫子没有见识呢?自汉、魏以来,论述书法的人很多,好坏混杂,条目纷繁。或者重复前人观点,一点儿也没有新意和补充;或者轻率地另立新说,对于将来也没有一点好处。只是让繁琐的更加繁琐,缺漏的依然缺漏。我现在写了六篇文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篇,分成两卷,第其工用,名日《书谱》。庶使一家后进,奉以规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模;四海知音,或存观省。缄秘之旨,余无取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垂拱三年写记。

分作两卷,依次列举功用,定名为《书谱》。期待有一个后来的人,把它奉为规则;天下朋友,或可留作参阅。缄封和加密那一套,我搞不来。孙过庭写于公元687年。

(完)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孙过庭《书谱》上阳台主人释文(十)

《神怡务闲》(上阳台主人习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