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徐渭这幅字,终于明白郑板桥为啥甘当“门下走狗”了

(2024-08-06 15:05:21)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看完徐渭这幅字,终于明白郑板桥为啥甘当“门下走狗”了




首发墨香流年酱

徐渭,这位被誉为“明代三才子”之一的巨匠,其一生可谓波澜壮阔。出生百日便失去父亲,生母被逐,科举之路崎岖坎坷,命运似乎对他充满了不公。然而,正是这些磨难,如同烈火炼金,铸就了他非凡的艺术灵魂。他的绘画,不拘泥于传统的形似,而是以神似为追求,泼墨大写意的技法如同一股清流,为画坛带来了全新的气息。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徐渭这幅字,终于明白郑板桥为啥甘当“门下走狗”了

他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笔走龙蛇,纵横捭阖。在那个以“台阁体”为主导的沉闷书坛中,他宛如一位英勇的破局者,打破了沉寂,开启并引领了晚明“尚态”书风,将明代书法推向了新的高峰。

而郑板桥,这位个性鲜明的书画家,同样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当官时为民请命,罢官后自力更生,一生耿介,三代贫困,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理想。他自创的“六分半书”,以“乱石铺街”为表象,在书法领域独辟蹊径。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徐渭这幅字,终于明白郑板桥为啥甘当“门下走狗”了

郑板桥甘当“青藤门下走狗”,这绝非一句简单的自谦之语,而是蕴含着深深的敬意与谦卑。那何为走狗?通俗来讲,就是听话乖巧,主人睡觉时负责看门,主人散步时紧跟其后,挨打不躲避,挨骂不逃跑。

郑板桥乃是一位极具个性的书画家,当官时能为民请命,罢官后自力更生,一生刚正不阿,三代家境贫困,实乃铮铮铁骨之人。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徐渭这幅字,终于明白郑板桥为啥甘当“门下走狗”了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徐渭这幅字,终于明白郑板桥为啥甘当“门下走狗”了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何会甘愿充当徐渭门下的走狗呢?看过下面这些内容,我似乎突然间就明白了。

这是一幅行书长卷,乃是徐渭于万历二十二年(1592 年)所书写的《煎茶七类》,彼时的他已 72 岁高龄,真可谓是人书俱老。《煎茶七类》是徐渭的佳作,以简洁文字阐述了煎茶的多个方面。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徐渭这幅字,终于明白郑板桥为啥甘当“门下走狗”了

在内容上,涵盖人品、品泉、烹点等,细致且全面,尽显对茶事的深刻洞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茶文化知识。

的这幅作品的风格带有较明显的米芾笔意,其笔画挺劲而腴润,线条富有力量感的同时不失丰腴;布局潇洒而不失严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有致,体现出一种自由奔放又不失法度的韵味。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徐渭这幅字,终于明白郑板桥为啥甘当“门下走狗”了

与徐渭的其他一些作品相比,《煎茶七类》更多了几分雅致之气。它将茶文化与书法艺术精妙融合,在文字内容上,对煎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阐述,尽显作者对茶事的深刻理解;在书法表现上,笔法精妙,流畅自然,展现出高超的书法技艺。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徐渭这幅字,终于明白郑板桥为啥甘当“门下走狗”了

徐渭的书法,看似信手拈来、毫不经意,却又极其和谐,这种境界让郑板桥心向往之。郑板桥深知,自己的书法虽具独创性,但与徐渭相比,仍存在差距。他的“乱石铺街”在一定程度上有刻意为之的痕迹,甚至呈现出模式化的倾向,书法格调尚未达到一流水准。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徐渭这幅字,终于明白郑板桥为啥甘当“门下走狗”了

他对传统笔法的大胆改变,尤其是在那些高头大轴的中堂行草书作品中,借鉴绘画的点画表现方法,是对晋唐笔法的创造性破坏。这种创新精神,不仅为书法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后世书法家开辟了新的道路。

郑板桥对徐渭的尊崇,并非盲目跟风,而是建立在对其艺术深入研究和领悟的基础之上。他看到了徐渭在坎坷命运中不屈不挠的创作精神,看到了他在艺术上的突破与创新。这种精神力量,成为了郑板桥不断追求艺术精进的动力源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