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米芾晚年的“巅峰之作”,林则徐狂练一辈子,启功赞叹:900年无人能比!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米芾晚年的“巅峰之作”,林则徐狂练一辈子,启功赞叹:900年无人能比!
原创 三余艺术 三余艺术
了解“米字”的学者皆知,其书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笔法丰富,他从30岁开始“集古字”,把晋唐法帖通临一遍,悟透“二王”笔法精髓,根据自身喜好,着重突出笔锋变化,以此独创“刷字”之法。
运笔八面出锋、迅疾飞动,外观险绝奇宕,笔势雄厚浑健,一派磅礴恢弘之象,米芾除了师法古人,还吸收“尚意”思想,行笔需跟心境相通,把情感寄托于毛笔,每一笔呼吸自然,尽显畅意自然。
米芾的艺术风格颇为鲜明,即便是不学书法的外行,也能一眼分辨他的法帖,尤其是晚年作品,不再追求外层的个性张扬,笔法体系成熟,内层质感更加醇厚,字字妙趣横生。
譬如欣赏他晚年的“巅峰之作”——《天马赋》,气势胜过晋唐名家,以大字行书写成,共计320余字,单字大小约为7厘米,以尖峰起笔,笔势灵巧飞动。
中段时而用中锋,时而用逆锋,依据字体形态,灵活的变化笔锋,保证笔法、墨法和结字的气韵保持一致,个别字体着墨枯涩,凸显古雅质朴的天然美。
这点与结字的欹侧势态,章法的动荡腾挪呼应,给人酣畅淋漓之感,极具流动性和立体效果,当然内在不乏浑实气力,笔笔内外兼修,经得起品析琢磨。
米芾此作展现的大字功力,王羲之复生也无法相比,众所周知“二王”笔法多用侧锋,点画秀逸婉转,势态向内收紧,无法撰写大字,而米芾把王羲之的技法改造,开阔笔势,写出峻健绰约的大字行书,为书坛发展增添活力。
此作更是达到巅峰水准,正如孙承泽评价所言:“元章所书《天马赋》,以擘窠大字、书于平海大师后园者,为最得意之作。雄浑流动,起止横竖,诸法俱备……此卷不独在《天马》卷中称第一,其生平书迹,亦当以此为第一。”
据文献记载,后世的董其昌、王铎、林则徐等人,都学过此作,甚至林则徐狂练一辈子,目前尚有摹本传世,启功当年欣赏《天马赋》真迹后,也赞叹曰:“米元章《天马赋》,传说珍宝,世已不存……临仿亦属丑怪恶札。”
启功认为此作当为“稀世珍宝”,后人临仿的作品,无法还原“米字”的神韵和风采,900多年无人能比,时常临摹,可以学习灵活的大字技法,让自我用笔放大、缩小变化自如,同时兼取“二王”笔法,益于之后学习晋唐法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