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老辈书家钩沉之:福建大家虞愚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老辈书家钩沉之:福建大家虞愚
原创 齐金 齐金论书
为了让大家了解当代老一辈书法家的创作成就,特整理一批90年代左右声名显赫的书法家作品,供大家欣赏。文中以介绍为主,不做批评,好坏大家评判。
虞愚,原名德元,字竹园,一字佛心,号北山,原籍浙江山阴,生于福建厦门(1909-1989)。他是一位在中国现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同时也是著名的佛学家、因明家、诗人和书法家。虞愚先生生前担任过多项职务,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等。
虞愚的学术生涯丰富而多彩。他早年在厦门、南京等地求学,后在上海大夏大学预科毕业,并于厦门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获得学位。他的学术领域涉及广泛,不仅在因明学、佛学方面有深厚的造诣,更在诗词和书法方面展现出卓越的才华。虞愚先生的作品,如《因明学》、《中国名学》、《印度逻辑》、《书法心理》等,都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虞愚的书法风格深受于右任和弘一法师的影响。他早期受于右任影响,书风刚强、大气;中年参悟弘一法师书法精神,逐渐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虞体”。
虞愚的书法,字结构注重形象,常省略笔划,但形神兼备,神采奕奕。布局章法上拉开间距,以白当黑,字与字之间距离较大,使整体布局显得疏朗平淡。
虞愚的书法深受其佛学背景的影响。他的书法作品强调佛学之神,禅心之韵,超凡脱俗,境界静穆,空灵,观之令人心生清凉。
虞愚不仅在书法艺术实践上有所建树,还在书法理论领域有所贡献。他提出的书法理论融合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产物,为民国书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结来说,虞愚的书法风格独特,既有传统的书法底蕴,又融入了个人的艺术特质和佛学意境。他的书法作品不仅深受同行和书法爱好者的赞誉,还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