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魏碑分享(10.2)《敬史君碑》

(2024-07-18 15:37:02)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魏碑分享(10.2)《敬史君碑》




原创 寻访古意 寻访古意 

1、时间、地点:东魏兴和二年(540年),清乾隆三年出土,后移至陉山书院。现存河南长葛县。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魏碑分享(10.2)《敬史君碑》

2、原文及碑帖图片:           

    拜骠骑大将军、颍(yng)州刺史、大都督颍州诸军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魏碑分享(10.2)《敬史君碑》

事,仪同三司,开国如故。公深惟臣辱,职不求易,憘遇槃根(难办之事),薄言来践。轻赋敛以阜民财,劳吐握(吐哺握发,形容积极地延揽人才,广招贤士)以招贤俊,严治烽侯,宿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魏碑分享(10.2)《敬史君碑》

装轻肥,权火或举,豹骑争先,鬼出电入(比喻变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枭囚万计,赏不逾功,罚必当罪。人物辐辏,襁负云归,玉烛(形容太平盛世)登年(丰年)。弦歌不息,亦既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魏碑分享(10.2)《敬史君碑》

芟夷(shn yí,铲除、除去),世难功济,生民复惟,舟梁苦海,运兹迷溺(迷惑沉溺),敬崇三宝,翘翥(zhù)九劫,望维卫以虚心,念毗耶而延伫(盼望之切)。此地实为高敝,眺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魏碑分享(10.2)《敬史君碑》

实遐隆,远乘山岳,迤带池堙。惟金刚之妙宅,谅神基之净土。故平阳太守颍川太守使持节、秦州刺史梁洪,雅摄情物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魏碑分享(10.2)《敬史君碑》

外,宅志道场,爰建精庐,郁兹形胜,木火丞交,年岁攸积,龙宫梵室,凋落朽故。公乃勉率僚佐,肃心(出自《诗·大雅·桑柔》:“民有肃心,荓云不逮”,此处可指精心职态度)营造,远访名工,穷尽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魏碑分享(10.2)《敬史君碑》

巧丽,建七层之宝刹,写双树之光仪,金琼(黄金和美玉,比喻珍贵物品)叠照,朱紫联华,长廊四密,广夏清疏,名僧远萃,大法津流(水流)。凭此至诚,仰愿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魏碑分享(10.2)《敬史君碑》

皇帝,陛下祚隆,天地齐光,九劫化渐,三涂率偕,四果府自,誓勖顺终,如始有灭,有生无虚,八万之回,无生无灭。济此娑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魏碑分享(10.2)《敬史君碑》

婆之苦,湛露易晞,贞刚惟久。式裁金石,永昭不朽。作颂曰:

    惟圣之后,达者克昌(子孙昌大),代绾珪组,世有兰芳。挺兹明德,隆赞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魏碑分享(10.2)《敬史君碑》

霸王,齐镳(bio)管范,闲步萧张。弱龄聪璇,岐年秀发(神采焕发),藉荫圣童,侚(徇)齐(敏慧)初月。疾恶如风,趣善如蹶,百行斯兼,三省无阙。作牧西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魏碑分享(10.2)《敬史君碑》

蕃,君临南甸,荒股来庭,鲸鲵(凶恶的敌人)由剪。政行保障,化狷(juàn)丝茧,大啓千乘,职联三铉。发扬拯厌,开职道曚,飞甍(借指高楼)架雨,宝刹分虹。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魏碑分享(10.2)《敬史君碑》

月光照曜,日映玲珑,业兹世福,永树来功。新除使持节都督颍州诸军事骠骑将军颍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魏碑分享(10.2)《敬史君碑》

州刺史当州都督崔叔仁,施地檀越故颍川太守王儒檀越元囿鸾施地仵檀越冯景和仪和施地卅亩,维大魏兴和二年龙集庚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魏碑分享(10.2)《敬史君碑》

申。檀越朱景息恩和施地廿亩

碑刻历代评价:

    1、“六朝人正书多隶体,此独有篆意,古厚精劲,不肯作一姿媚笔,自是老成典型”。清末民初·杨守敬;

    2、“逸品上”、“静密茂穆之宗”、“圆静则有若…《敬使君》”,“《敬显隽》独以浑逸开生面”,“《敬显隽》为静穆茂密之宗…”;“《敬显隽》若闲鸥飞凫游戏汀渚,实即石如(邓石如)楷书所从出。”清·康有为;

    3、“东魏书人,始变隶风,渐传南法……此碑不独可证《兰亭》,亦可证《黄庭》,倦游翁(包世臣)楷法,胎源于是。门下诸公,乃竟无敢问津者,得非门庭峻绝,不可轻犯耶?”“盖南北会通,隶楷裁制,古今嬗变,胥在于此。而巅崖峻绝,无路可跻……每展此帖,辄为沉思数日。”清·沈曾植;

    4、“书则自晋趋唐,为欧褚前驱”乾隆十七年移置时之刻制跋文;

    本公众号只对碑帖好词好句进行整理供广大书友学习、积累,作者本人并不对碑帖书风高下优劣进行评判。原文及排版系作者智力劳动成果,严禁以获益为目的进行转发、盗用,如有发现还请于后台及时告知。最后,作者学识有限,如有翻译等方面产生谬误还请各位及时指正,望各位书友多包涵,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 

《古代汉语词典》 1998.12 第1版 商务印书馆;

《敬史君碑》2018.01 第1版 中国国家书院书法篆刻院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

部分资料参考百度百科

魏碑分享(10.1)《敬史君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