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他是赵孟頫的“启蒙老师”,行书直追王羲之,堪为“宋代书法第一人”!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他是赵孟頫的“启蒙老师”,行书直追王羲之,堪为“宋代书法第一人”!
原创 三余艺术 三余艺术
宋代书坛“尚意”理念,拉开艺术创新的潮流,譬如米芾、黄庭坚的行书,一别晋唐秀美之姿,点画飞动豪放、雄浑畅意,极为个性潇洒,可惜“靖康之乱”爆发,精妙之作大多流散。
所以南宋书艺式微,再加上“开国皇帝”宋高宗,高举复古大旗,推崇“二王”笔法,“尚意”风韵受到打压,后世谈论“宋书”之时,很少提及南宋。
可是从书法传承的角度考虑,南宋至关重要,若一直延续北宋的张扬书风,难免造成古法失传,明清“丑书”横行,破坏中华传统艺术的古雅儒和之美。
幸好宋高宗倡导古法,曾说“学书必以钟、王为法。得钟、王笔法,然后出入变化,自成一家”,绍兴七年(1137)之前,宋高宗取学黄庭坚、米芾等人。
自绍兴八年(1138)起,他重点学习钟、王法帖,尤其对王羲之的行书钻研最深,50年如一日勤奋练字,晚年终得魏晋意趣,做到“横斜平直,随意所适”。
譬如欣赏他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抄写的《行书千字文》,风韵直追王羲之,卷中字体形态偏小,点画婉转流逸,大部分竖笔,采用中锋营造浑厚势态,收笔时而尖峰飞出,时而直接提笔,意态千变万化。
转折处多用侧锋书写,呈现细劲圆融之象,例如“度”、“星”等字,皆是如此,章法排布错落起伏,通过着墨浓重,结体开合,让章法产生变化,彰显流动性,还原自然的书写状态。
虽然当代一部分书法学者,认为宋徽宗水平胜过宋高宗,后世鲜少关注他,但论就“复古”实力,他是当之无愧的“宋代第一人”,更适合现代人学习。
据文献记载,元朝“书坛盟主”赵孟頫,出身宋代宗室,自幼临摹宋高宗法帖,堪为他的“启蒙老师”,之后研究几十年,从中体悟晋唐之妙,而赵孟頫的技法,对于明清影响深远。
由此可见,宋高宗在书法史的重要性,保证古法传承至今,启功先生亦在《论述绝句》称赞曰:“多力丰筋属宋高,墨池笔冢亦人豪。详搜旧格衡书品,美谥难求一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