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施舍会加深贫困?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为什么施舍会加深贫困?
原创 路大哥 寄居的旅客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小说《群魔》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施舍使授受双方渐渐腐化,此外,也达不到目的,因为它只能加深贫困。不愿意干活的懒汉们聚集在施舍者的身边,像一群赌徒聚集在赌桌上,希望捞到一把。可是扔给他们的铜板却少得可怜。
我读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段话,对“施舍只能加深贫困”这话深以为然。
记得我以前在青岛礼拜的时候,在礼堂入口的那里,每到周日上午,便会有一个乞丐蹲在那里乞讨。
我那时候刚刚接受真理,于是从这个乞丐身边过去时就会有一种挣扎。
什么样的挣扎呢?
按照教导,我们要爱人,要施舍,因为施比受更为有福。所以,当你看到这样一个乞丐时,你怎么能忍心不给他钱呢?
于是,我给了他一块。
等到下一个礼拜,我又在周天的上午看到它。等到下下个礼拜的时候,我还能在周天的时候看到他。
渐渐地,他得到甜头以后,便每个礼拜都去。
后来,我渐渐对这种现象有了一种反思,这种施舍真的有意义吗?
你看这些乞丐,你不施舍,他实在没东西吃的时候,他可能还会想方设法去垃圾桶里找几个瓶子来卖,自食其力。你一旦施舍成为习惯,他们就变得比以前更有依赖心理,也更懒。既这样,你的施舍非但没有帮助他,反而害了他。
我在我的公众号文章中曾提到过一个残疾的弟兄,说过他的故事。
那篇文章发表之后,无数弟兄姊妹有感于那弟兄生活艰难,于是通过我给那残疾弟兄捐款,前后大约有三四千块钱。
钱到那弟兄手上之后,我曾给他出过很多主意,譬如做点小生意,卖点孩子类的小玩意。只要能养活自己,就能真正自食其力,站起来。
可是,几个月过去,这弟兄用完了钱,还是没能站起来。前不久,他便又开口借钱。这一次,我没再借给他。
在农村,你见过那些去乡下行善的滑稽故事吗?
有一些公职老师,他们被派到山区帮扶。在以前,没有人关心这些被帮扶的人,故此他们穷得叮当响。可是,时来运转,现在有政策要照顾他们了。于是,这群穷人开始耍起了大牌。
有人给他们带十几只鸡过去,说这些鸡可以帮助他们搞养殖。这些穷人等那些人走后,就把鸡杀了吃掉。
有的人手机没了话费,就让那老师给他交。
甚至,这些老师还会定时去给这些穷人洗衣服。
你说不交话费,不洗衣服行不行?
穷人说:“如果上面打电话问我满不满意,我说不满意,那会怎么样?”
你看,这就是这些公职老师必须交话费,必须给他们洗衣服的原因。
现在,你能明白“施舍只能加深贫困”这句话了吗?
可是,我想弟兄姊妹会有一个疑问,你会说:“路弟兄,那施比受更为有福该怎么解释呢?”
朋友,施不一定施财物,受也不一定受财物。这世上最低级的施舍,就是施舍财物。就像我们中国有句古语“授人以鱼,不如受之以渔”,你施舍鱼给那人好,还是你把打鱼的方法给那人好?
原来,有一种“给”远比财物的“给”更重要,那就是真理。你能给出真理,让人受真理,这才能真正造就人。
就像这位弟兄,如果真理的话真入了他的心,他就不应该再次开口向弟兄姊妹借钱,也不应该再让弟兄姊妹养着自己。
一个人去垃圾桶里捡瓶子来卖,以此养活自己,这并不丢人。最丢人的是一个人像乞丐一样站不起来,最后只能用饥渴的眼睛一次又一次地伸手去要。他们要着要着,就懒了,就越来越依赖,也越来越穷。
朋友,有一点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就是良人虽然很慈爱,但是他却从没在钱财上给过任何穷人帮助。
我们没有见过他往一个乞丐碗里丢过一个硬币,我们也没有见过他跑到哪个穷人家里,给他们送米送油。因此,你说他是慈爱的人,但是他又没有在财物上帮助过任何一个穷人,因此,他的慈爱体现在哪里呢?
朋友,还记得彼得打鱼的故事吗?
他没有把一箩筐鱼搬到彼得面前,而是给彼得一条路,让他去深海打鱼。彼得去了,而后按照他的指示,的确打了很多的鱼。你看,他给的是信心,他没有直接给财物,是不是呢?
所以朋友,你施舍的时候如果只是给那人财物,而不能在真理中建造他,你的施舍只会使那人懒惰,从而再难站立起来。
想起彼得去会堂的时候遇到一个乞丐,那乞丐向他伸手,希望得到一些钱。
彼得却说:“金和银我都没有,我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那拿撒勒人的名叫你起来行走。”
你看,那乞丐站起来了,他从此不用再乞讨了。
看来,真正造就人的不是金和银,而是那使人站起来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