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你真的参透了吗?|“看山三境”的人生哲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你真的参透了吗?|“看山三境”的人生哲学:从纯真到洞见,再至智慧之归真
原创 九小禾 云顶日月
偶尔看到了一句话:“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乍一看并不觉得这句话有啥意思,但细细一琢磨,竟发现这句富有禅意的话语,不仅道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更揭示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那么,这句话究竟出自何处?又蕴含着怎样的人生智慧呢?
这句话出自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之口,他通过看山这一日常景象,形象地阐述了人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认知世界的不同境界。
第一阶段,“看山是山”,这是人生最初的纯真状态,我们看待事物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在这个阶段,我们眼中的世界是简单而直观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我们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看山不是山”。
这时,我们开始对周围的一切产生怀疑和反思,不再满足于表面的认知,总是想拨开云雾……
我们试图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求更深层次的含义。在这个阶段,我们眼中的世界变得复杂而模糊,我们开始感受到人生的困惑和迷茫。
然而,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和思考后,我们最终会达到第三个阶段,“看山还是山”。这时,我们已经超越了表面的认知和内在的疑惑,重新回归到了简单和纯真。
但这时的简单,已经不是最初的无知,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洞见和智慧。在这个阶段,我们眼中的世界重新变得清晰而明朗,我们学会了以更加成熟和睿智的态度看待人生。
这句话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不仅是对个体成长过程的深刻揭示,也是对人生智慧的独特诠释。它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座山,我们不断地攀登、探索、领悟,最终才能到达山顶,俯瞰整个世界的美丽与壮阔。
看山三境就如通过我们的人生,不同阶段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初出茅庐,我们看山是山,世界在我们眼中是直观而简单的。那时的我们,如同一张白纸,未经世事的洗礼,以纯真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山是山,水是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真实。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我们开始逐渐发现,这个世界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步入社会,开始面对各种挑战和困境。那些曾经看似简单的事物,如今却变得复杂起来。
我们开始学会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去分析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于是,山不再是单纯的山,它可能蕴含着丰富的矿藏,也可能隐藏着深邃的秘密。
在经历了无数的磨砺和洗礼之后,我们或许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更深的理解。我们开始明白,理性与感性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
这时,我们再看山,它依然是山,但已经不再是当初那座单纯的山了。我们看到了山的美丽与壮观,也感受到了山的深沉与厚重。它可以是激励也可能压垮你,一切都不再纯粹,我们学会了用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不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摇。
当然,每个人的“山”都是不同的。每个人所经历的人生、所面对的挑战都各不相同,因此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会因人而异。
我们或许经常会因为求学、求职等生活压力而感到迷茫和困惑。但是,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开放而坚定的心,不断地学习、思考、成长,就一定能够走出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