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张从申《李玄静碑》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张从申《李玄静碑》
来源:文心书社
《元静先生碑》又称为《李玄静碑》、《茅山玄静碑》、《玄靖先生碑》、《李含光碑》,全称《唐茅山此阳观玄静先生碑》。唐代宗大历七年八月十四日刻,由柳识撰,张从申书,李阳冰篆额。
碑于大历十二年(777年)立在江苏句容县茅山玉晨观,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断裂,明代嘉靖三年(1524年)遭火石碎。
张从申生卒年不详,但是通过李阳冰篆额,可以推断应该是与李阳冰同一时期的人。张从申书碑,著名书家李阳冰多为其篆额,以及一些文献评价可知张从申的书法造诣在当时应该是非常有名气的。
唐代窦臮、窦蒙《述书赋·下》:从申志业精绝,工正行书,握管用笔,其于结字紧密,近古所无。恨历览不多,闻见遂寡。宋代朱长文《续书断》:(张从申)学逸少书,结字遒密可喜,晚益自放,不务调端。当大历后,徐继海已老,独从申高步江淮间。
《李玄靖碑》雄浑壮美,高古苍劲,气势追人,具有篆隶笔意。用笔平正遒婉,圆健浑厚,笔画疏密得当,规整稳定。笔力深沉含蓄,结字开张舒展。
《李玄靖碑》记载了唐朝茅山此阳观道士李含光一生行实。李玄靖(683—769),字含光,本名弘,因避高宗太子李弘讳,故改为李姓。他是神仙道教上清派陶弘景五代传人,颇获玄宗嘉许,是当时朝野上下信徒最多的著名道士。
此《李玄静碑》非颜鲁公《李玄靖碑》,但看颜真卿碑文“李氏讳含光,广陵江都人本姓弘”。这与张从申的《李玄静碑》所写的“先生讳含光,本姓弘”相符,张从申和颜鲁公两人所写应该是同一个人,颜真卿用楷,张从申用行楷。
张从申《李玄靖碑》宋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