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真正的天眼——《维摩诘经》0313

(2024-06-18 19:33:15)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真正的天眼——《维摩诘经》0313




原创 维鬘 常青树感动心空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真正的天眼——《维摩诘经》0313

本文来源自《维摩诘经》第三品第十三章。

阿那律(Aniruddha)是佛教传统中的人物,被认为是佛陀的弟子之一,以天眼通著称。在佛教经典中,关于阿那律的描写通常集中在他如何获得天眼通以及他的神通力如何帮助佛教的传播和修行。

根据《增一阿含经》记载,阿那律是因为在佛陀讲法时打瞌睡,被佛陀呵责后,他发誓不再睡觉,以致眼睛瞎掉。佛陀于是教他神通,阿那律最终修得天眼通,能够看见三界有情众生的苦乐和未来生处。    

在这部分经文中,佛陀告诉阿那律尊者,去探望有病的维摩诘居士。阿那律回禀佛陀,他无法胜任这个任务,因为之前他曾在修行时,被梵王严净和其它梵天拜访,询问他的天眼能看到什么。阿那律回答说,他能看到释迦牟尼佛的三千大千世界,就像看手中的庵摩勒果一样清晰。

维摩诘居士随后出现,问阿那律他的天眼所见是因缘和合的假相,还是有自性的实相。如果是因缘和合的假相,那就和外道所获得的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相等;如果是无自性的实相,那就属于无为法,不应该有所见。阿那律无言以对。

维摩诘居士接着说,只有佛陀才有真正的天眼,能常在定中见到一切佛国而不着二相。听到这番话后,严净梵王及其眷属五百梵天都发了无上正等正觉心,即菩提心,并向维摩诘居士行礼后突然消失。

因此,阿那律认为自己无法去探望维摩诘居士,因为居士的境界远超于他,居士能以高深的佛法教化众生,即使是梵王也能因他而启发菩提心。阿那律自觉在智慧和辩才上都不如维摩诘,所以认为自己不堪此任。

肇曰:真天眼,谓如来法身无相之目也。幽瞩微形,巨细兼睹。万色弥广,有若目前。未尝不见而未尝有见,故无眼、色之二相也。二乘在定则见,出定不见。如来未尝不定、未尝不见故,常在三昧也。    

僧肇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是这样的:真正的天眼,指的是如来法身无相之目。它能洞察幽微的形态,同时看到巨大和细小的物体。无论多么广阔的色彩,都像在眼前一样清晰。虽然看到了一切,但又似乎没有看到任何东西,因此不存在二相。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在定中能看见,出定则看不见。如来从不离开定境,因此总能看见,所以始终处于三昧(禅定)之中。

          

白话经文

佛对弟子阿那律说:你去探望维摩诘的病,向他问候。

阿那律回佛的话:世尊!我不够格去向维摩诘问疾哩!

怎说呢?回想我以前在一处修行,那时,有一梵天王,名叫严净,带领一万修梵行的人,放出严净光明,来到我处,稽首行礼,问我:阿那律,你的天眼所见能见多远?能见几微?    

我即回答:仁者,我见这释迦牟尼佛土中的三千大千世界,如同观看手掌中的庵摩勒果,看得清清楚楚。

当时,维摩诘来对我说:喏,阿那律,天眼所见,是有作相见的呢还是无作相见的?

如果是有作相所见的,便与外道讲的五通无异。

如果是无作相所见的,便是无为,无为便不应有所见。

世尊!我当时想,说有作相所见不对,说无作相所见也不对,真不知道怎么说好。

那些修梵行的人,听闻维摩诘的话,是他们前所未闻。

他们大为赞叹,即时向维摩诘作礼,问世间上哪里有真天眼的人?

维摩诘说: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中,见所有佛的国土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非有非无、非常非无常,万法平等,都无二相。

于是,严净梵王和他的眷属以及五百梵天的人,都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稽首向维摩诘足作礼,忽然隐退不见了。

所以,我不够格去向他问疾。    

          

英语经文English version

The Buddha said to Aniruddha, "You should go to visit Vimalakirti and inquire about his illness."

Aniruddha replied to the Buddha, "Lord, I am not fit to go and inquire about his illness.

Why is this? I recall that in the past, as I was walking in a certain place, there was a Brahma king named Sudhana who, along with ten thousand Brahmans, emitted pure light and came to where I was.

They bowed and paid homage to me, asking, 'How far can your divine eye see, Aniruddha?'

 I immediately answered, 'Venerable ones, I can see the entire world of the Buddha Shakyamuni, the three thousand great thousand worlds, as clearly as looking at an amalaka fruit in the palm of my hand.'    

"Then Vimalakirti approached and said to me, 'Aniruddha, does the sight of your divine eye consist of forms, or not?

If it consists of forms, it is the same as the five supernormal powers of the non-Buddhists.

If it does not consist of forms, it is non-active and should not have any perception.'

Lord, at that time, I remained silent.

Those Brahmans, upon hearing his words, found them unparalleled and immediately bowed and asked,

'In this world, who has true divine vision?'

Vimalakirti said, 'The Blessed Lord Buddha has true divine vision, always in samadhi, seeing all the Buddha realms without discrimination.'

"Upon hearing this, the Brahma king Sudhana and his retinue of five hundred Brahmans all awakened the mind of Anuttara Samyak Sambodhi, bowed to Vimalakirti's feet, and then suddenly disappeared.    

Therefore, I am not fit to go and inquire about his illness."

          

文言文经文

 佛告阿那律。汝行诣维摩诘问疾。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一处经行。时有梵王名曰严净。与万梵俱放净光明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问我言。几何阿那律天眼所见。我即答言。仁者。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见为作相耶。无作相耶。假使作相则与外道五通等。若无作相即是无为不应有见。世尊。我时默然。彼诸梵闻其言得未曾有。即为作礼而问曰。世孰有真天眼者。维摩诘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见诸佛国不以二相。于是严净梵王及其眷属五百梵天。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礼维摩诘足已忽然不现。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注释    

五通  
五种神通,指修四根本静虑所得的五种不可思议力︰

(1)天眼通︰又名天眼智证通或天眼智通,谓超越肉眼的所有障碍,可见常人所不能见者。

(2)天耳通︰又名天耳智证通或天耳智通,谓超越肉耳的所有障碍,可听闻常人所不能听到的音声。

(3)他心通︰又名他心智证通、他心智通或知他心通,谓可洞悉他人之心念。

(4)宿命通︰又名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或识宿命通,谓能知晓自他过去之事。

(5)身如意通︰又名神境智证通、神境通、神足通、如意通、谓可幻化出点石成金、变火成水等变现自在的能力。

          

八法自律  
阿那律尊者,以八种的绳规法则,来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着自己,作为座右铭,也可以做我们的座右铭。这八法是什么呢?    

(一)多欲非道,少欲是道。你若贪吃是吃欲、贪色是色欲、贪财是财欲、贪做领袖是领袖欲,所以多欲,是不合乎道;你若没有这些欲,就是道。

(二)愦闹非道,隐处是道──在热闹场所,是不合乎道;你到阿兰若处,就是寂静处,是道。

(三)放荡非道,制心是道──尽放肆、无拘无束的,也不是道;你能把心制之一处才是道。

(四)多念非道,定意是道──你多打妄想,杂念太多,也不是道;你的意念能专一、不打妄想,就是道。

(五)无厌非道,知足是道──贪而无厌,不是道;你若能常常知足,就是道。

(六)懈怠非道,精进是道──你若懒惰,听经睡觉,就不是道;往前勇猛精进,才是道。

(七)自私非道,为公是道──你若自私自利,这是不合乎道;你能大公无私,才是道。

(八)愚闇非道,智慧是道──你做愚痴、无明、黑暗的事情,譬如牛吃草,你也要学牛吃草去,狗吃大便,你也要学狗吃大便,这就是愚闇,不合乎道;你要有智慧,才合乎道。    


维鬘

14人喜欢

阅读 3.1万

常青树感动心空

写下你的留言
17条留言
净心
吉林
6月3日
14
南无阿弥陀佛[合十][合十][合十]感恩作者[爱心][合十]感恩平台慈悲法布施!随喜功德[爱心][合十]万法为心!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南无阿弥陀佛![合十][合十][合十]
1条回复
金磊
湖南
6月3日
2
后期编撰的“佛经”让我们增长了戒,还是定,或是慧?有时间去看看阿毗达摩,了解心的运作规律吧
吴开尧
上海
6月4日
8
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并无否定心的功用,放开思想,扩大眼界,离法执,  趣解脱。
1条回复
烤橘子
北京
6月3日
5
南无阿弥陀佛
吉祥三保
天津
6月6日
4
体佛法师讲的《维摩诘经》挺好的,如果有机缘,学习一下挺好的!
心静
河南
6月7日
2
悟真心是什么,悟出来清清楚楚明明,在守住真心,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离成佛越来越近了。
眞道無形:张铧
广东
6月6日
2
内心清净,真性清静,一切是道,无处不道,无处不通。清静自在,智慧灵明,一切无碍,仙佛大道正宗。不悟本心真性,千言万语亦非道。
momo
广东
6月5日
2
[合十][合十][合十]
中道养生馆
江西
5天前
1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中和
加拿大
6月7日
1
既然在禅修上搞不出什么成果,那么就在概念上耍功夫,见解上论高下。编排故事贬低别宗的大德,实不怎么样。
3条回复
星随月易
广东
6月4日
1
撞头像了[偷笑][偷笑][偷笑]佛陀的境界太高了,现实中有一点小神通,都已经被无限追捧了[破涕为笑]
momo
江苏
7小时前
打瞌睡被训斥,就发誓不睡觉,导致眼睛出问题了,这太极端了
已无更多数据

人划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