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日本发现苏轼真迹,完胜米芾,翻遍书法史,没有第二人能写得出!

(2024-06-12 17:59:00)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日本发现苏轼真迹,完胜米芾,翻遍书法史,没有第二人能写得出!




原创 寒雪 书法功课

经历被贬黄州的挫折后,42岁的“大才子”苏轼顿悟人生、堪透世俗。追求“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道理。他笔随心走、变化自如,笔酣墨饱,跌宕起伏,达到了“法无定法”的境界。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日本发现苏轼真迹,完胜米芾,翻遍书法史,没有第二人能写得出!

他曾表示:“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在书法艺术上,苏轼注重情感表达与意境融合,达到了极高的书法境界。他的书法点画流畅丰腴,章法洒脱自然,能够轻易地引发观众的共鸣。

苏轼还说过“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

公元1093年,苏轼58岁时被召回京师,当时朝堂局势不稳,也使他有些不安。

这年,恰逢好友姚丹元拜访,向他诵读了两首李白未曾收录在《李太白文集》的诗歌,苏轼听后豁然明朗,遂情感大爆发,写下一件《李白仙诗卷》。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日本发现苏轼真迹,完胜米芾,翻遍书法史,没有第二人能写得出!

苏轼此时恰是“人书俱老”,纵使外界翻云覆雨,拿起毛笔的苏轼依然内心如水。他从容不迫的笔触,展现出一种醇和而悠远的格调。

《李白仙诗卷》第一首诗意境空灵虚和,苏轼的书写显得高雅端庄;

第二首诗略显凄凉,激发了苏轼对自己艰苦人生的联想,其笔法纵横潇洒,情感表达强烈。这种天真烂漫的尚意书法,甚至超越了米芾,展现出苏轼书法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趋于平淡的路径。

尽管笔法不如晋唐时期繁复多彩,但自然生动、干练率性的意态,令人品读越久,感受越丰富。

苏轼的《李白仙诗卷》在19世纪末流失至日本,现珍藏于大阪市立美术馆,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受到高度评价。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日本发现苏轼真迹,完胜米芾,翻遍书法史,没有第二人能写得出!

通过临摹苏轼《李白仙诗卷》这些作品,无论你的书法技巧和艺术感觉都能大大提升。

从随性洒脱的笔画中,可以感受到节奏感与层次性,体会到“人笔合一”的境界,从而开拓创作思维,有助于以后创作出独特而高雅的书法艺术品。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日本发现苏轼真迹,完胜米芾,翻遍书法史,没有第二人能写得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