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汉字天机:“等待”二字中为什么都有一个“寺”字?

(2024-05-30 15:49:09)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汉字天机:“等待”二字中为什么都有一个“寺”字?





原创 SMJY十木 十木靜觀

写在前面:

以下观点只是一家之言,个人浅层次局限的理解,以抛砖引玉,闲来自娱自乐。

若能有一两句让人读了还有点会心一笑的欣喜,那就是充满感激的意外所得了。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汉字天机:“等待”二字中为什么都有一个“寺”字?


这本是接上文的一篇文章。

汉字天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上次说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今天聊聊“等待”二字中为什么都有一个“寺”字。

其实很多时候,如果我们仔细去亲近汉字,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奇妙有趣的隐藏。

而这种隐藏其实就是最初的先觉,在人迷失的时候,留给人能够回归的路标。

01

当看到这个“寺”字时,我们一般想到的就是“寺院”。

当然,寺最开始是“官署”之意,比如大理寺,鸿胪寺,但后来官署之意慢慢隐去,当我们提起“寺”,更多想到的是“寺院”了。

但这个“寺院”并不是现在这个旅游场所——烧高香求升官发财的地方了。

最初的“寺院”是一个清净地,是一个修行的地方。

什么是修行呢?

是“道心”显现,不断去掉“人心”,重新建立起人与天地的连接,返本归真的过程,是“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历程。

那等待中为什么要有一个“寺”字?

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02
一次漫长的等待

先讲个故事。

从我们最熟悉的一次等待说起:

《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的聚齐。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他们的师父唐僧到来;唐僧等观音奉如来之命送来西天取经的邀请。

话说,孙悟空,原本是太乙仙。

无奈心猿不定,兽性占主导,大闹天宫而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为等师父唐僧的到来,花了五百年的时间。

猪八戒,原本是天蓬大元帅,掌管天河八万水府之兵。

无奈色欲之心起,兽性占据主导,被打下凡间,变成一只猪。等与自己的师父唐僧会面时,也花了几百年。

沙僧,原本是卷帘大将,打碎了玻璃盏被贬下凡间,变成一只水怪,专吃来往行人,这唐僧前九世都被他吃掉了。

真正等到他陪唐僧取经,也等待了有几百年的时间了。

唐僧,本是如来坐前的二弟子金蝉子,无奈不听说法,有轻慢之心,而被贬下人间。等与这群徒弟聚集,也已经是第十世的事了,算来也几百年过去了。

这四个人都吃了如此多苦,在人世间等待这几百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其实是等待走上取经的修行之路。

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经历。

本来是天上的神、佛、仙,但因为各种原因,不符合高层神佛的境界而被打下人间,要么变得肉身凡胎,要么变成一只猪,一个水怪。

然后就是漫长的或吃苦、或杀人、或被杀的生生世世的长久等待。

等待机缘成熟,四人聚齐,共同走上一条通过“修行”返本归真的路。

等待一条历经万般苦千般难的回天之路。

当然,最终,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在师徒四人不断放下“人心”,坚守“道心”的过程中,最终都成就了正果。

唐僧成为旃檀功德佛;

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

猪悟能成为净坛使者;

沙悟净成为金身罗汉。

他们完成了一个从天到地再回天的过程。

其实,这是四人的宿命或者换一个词说,是使命。

因为他们被选中要成为能把佛法传到中土的人。

他们要为世上的人演義一出“从天到人再回天”的文化。

演義一个肉眼凡胎的凡夫俗子是如何凭借坚定的“道心”带领一群情欲缠身、战天斗地的妖魔,化兽性为神性,修行圆满的故事。

为什么唐僧可以成为四人的引领,因为他的“道心”犹存。

他无论什么时候,都记得:

贫僧唐僧,从东土大唐而来,要到西天取经去。

这份道心就可以让他们走在真正回天的路上。

我们往往把《西游记》当故事看。

其实,人世间凡所流传下来的故事,岂止仅仅是故事。

回看当今的我们,被进化和唯物的理论将兽性完全激发,并认猴子为宗,完全割裂了人与天之间的连接,将自己的神性深深的埋藏。

但人真的就是兽吗?

《西游记》中的故事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样本不是兽,而是天神下凡,来人间历劫。

他们在千百年的等待中,也曾经完全被兽性蒙蔽,他们杀人暴虐,而完全没有了出路。

但其实他们生命的真相,只是要在这经历的万般苦,千般难中。

等一个回归的路。

他们本来是一群有大使命的人。

人呢?你我呢?

在等待的是什么呢?

03
我们的等待

“等待”二字中的“寺”似乎在告诉我们:

我们最重要的等待也是在等待一次修行和回归。

我们发现中国文化本质是修身和修行的文化。

《大学》讲, “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看看“寺”这个字。

这是“寺”的小篆。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汉字天机:“等待”二字中为什么都有一个“寺”字?

寺,上面是一个“止”,下面是寸。

止,是行有所止。

寸呢?

寸是手执一的意象。

我们知道“一”一般指的就是道,是宇宙的法则和运行规律了。

所以,手执一,是手执道。

原来,寸的本意是坚守道义,把“道”作为标准。

所以,什么是“寺”呢?

坚守道义,行有所止。

为什么在“等待”二字中都有一个“寺”字?到底要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是否在告诉我们:

我们本来也如此不凡。

每个人生命也曾如此高贵。

我们的生命其实也一直在等待。

等待一次生命神性的回归。

等待生命最后的修行。

这份等待在末劫之世并不是回归寺庙之中。

天地为寺,红尘做场。

而是在天地之间的俗世洪流中,仍旧有一颗朴素、清净、干净、善良、求真的心,一颗真正理性敬畏天地的心,一颗明是非善恶的心,一颗不与世俗同流的心,在真真假假中探得真机。

其实,每个人生命外在物质上该你拥有的一切,早已放进生命的盒子中。

只要做好该做好的事,完成该完成的责任,那些盒子会一个个打开,生命的礼物会一件件展现。

无需从外界争抢。

生命远不是只为了“活着”,在奔忙中走向“死亡”;也远不是“在与人的争相攀比”中,在“物欲享受”,在“名利的不可舍弃”中虚度光阴。人其实本来高贵。

你我终将会离开这个世界。

今天所放不下的,所拼命抢夺的,所深情的,所钟爱的,所憎恨的,那些重要的,不重要的,

任何东西,最后,你终究是带不走的。

那物质上外在的东西,

只是像水一样,在你生命中流过。

终究都不会归你所有。终究都不会永久归你所有。

何时风雨难料!

无关你今天多么显达,多么荣耀。

无关你被前呼后拥不可一世,或卑躬屈膝如同蝼蚁。

古今多少时刻,眼看他朱楼起,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那《红楼梦》中的唱词,从来一直上演: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生命之中,每一份苦,每一份甜,必有深意。

每一份得,每一份失,必有因缘。

尝尽苦甜得失,我们只是在等待生命的历劫重生。

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时代,仍然能“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不迷乱,有坚守,走上返本归真神性之路。

不忘来处,方能有归!

你我本来如此高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